第六章 赵氏诸君(1 / 2)

赵氏诸君

徽宗皇帝所以会如此,这是有原因的,根源是大宋朝出了个大奸臣蔡京。徽宗皇帝原本是个好皇帝,就是在蔡京这个大奸臣的诱惑下,一步步地滑向玩物丧志,贪图享受的,结果最终把赵氏的江山社稷给玩没了的。</p>

自太祖创立大宋,先后经由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任天子治理天下。</p>

太宗赵光义驾崩后,辽国萧太后统率二十万契丹兵马入侵北宋,一路打到了澶州城下。大宋真宗皇帝赵恒在宰相寇准的死缠烂磨下,终于豪壮了一回,御驾亲征,前往澶州,迎战大辽萧太后。在这场战役中,澶州城墙上的宋军大将张怀放出了连环箭,射死了辽国南京统军使、伐宋先锋萧达凛,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不得不与宋真宗签订了澶州之盟。从那时起,辽宋之间维持了长达一百年之久的和平。</p>

真宗在位25年,驾崩,传位于六子赵祯,是为宋仁宗。</p>

仁宗皇帝即位时,年仅十三岁,由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垂帘听政。</p>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乃蜀地人,自小父母双亡,长大后成为歌女,嫁与银匠龚美为妻。龚美乃是蜀地民间匠人,又无背景,经营中常受勒索,于蜀地安身不牢,遂带刘娥来到东京汴梁谋生。</p>

相比于蜀地,汴梁也好不到哪里去。那龚美带着刘娥来到东京汴梁后,人地生疏,生计艰难,无法维持,遂托人将刘娥卖与他人。</p>

消息碾转传入时任宋太宗献明肃皇后刘娥垂帘听政。</p>

仁宗皇帝即位之初,年龄尚小,章献明肃皇太后对仁宗管束严厉,动辄以礼法约束,军政大权悉数由皇太后处置。</p>

因朝廷之上再无牵制力量,刘娥野心膨胀,意欲行武后之事。</p>

一日,刘娥于朝殿上问群臣道:“各位卿,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有大臣答道:“唐之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闻言,沉默不语。刘娥欲行武后之事的念头自此打消。然而,其强悍作风却愈来愈显,常着帝王之衮服辅佐仁宗皇帝执政。</p>

明道二年三月,刘娥染病不起,于十多日后崩逝。仁宗赵祯于皇仪殿召见群臣,哭诉道:“太后临终前数度牵扯身上衣服,是何意?”参知政事薛奎道:“太后不愿先帝于地下见她穿天子之服。”仁宗醒悟,遂下令给刘娥换上后服,然后入殓。</p>

刘娥死后,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在刘娥垂帘听政十余年来一直装疯卖傻的八贤王赵元俨对仁宗道:“刘后非陛下生母,陛下生母乃是李寰妃。前些日,李娘娘死的不明不白,怕是被人害死的。”仁宗赵祯自此才明白,原来刘娥非是自己生身母亲,自己的生身母亲乃是李妃娘娘,而且致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p>

想到二十多年来,同在宫中,亲生母亲却不能相认自己的儿子,那是多么的一种伤痛?!想到二十多年来,自己的亲生母亲同在宫中,也常常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自己却一无所知,致使亲生母亲不能相认自己,仁宗皇帝伤痛欲绝,数日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自责自己的不孝。</p>

仁宗皇帝由怨生恨,派兵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寰妃被以后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p>

仁宗得报消息,感叹道:“人之言岂可尽信啊?!”随后,仁宗在刘娥灵柩前奉香拜祭,哭着说道:“自此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p>

仁宗因生身之故,讲究仁孝,在位42年,性情宽厚,不是奢华,能严律自己,其治理期间,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备受后世推崇。仁宗驾崩,讣告送达敌对的辽国,“燕境之人闻之,远近皆哭。”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手握着使者的手,嚎啕哭说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皆南帝之仁也!”</p>

就是这位仁宗,仁义布于天下,感天动地,却不甚由那殿前太尉洪信放出了祖老天师洞玄真人镇锁着的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一百单八位魔君,数十年后搅扰得下方生灵,不得安生;更甚的是,洪信那厮在私放了一百单八位魔君后,由于回程中,将已经被宣嗣汉天师张真人收伏了的六只毒虫又放将了出去,以至于托生为奸贼宁城,祸害了赵氏江山。</p>

那是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仁宗天子高坐紫宸殿,接受百官朝贺。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五十卷帘退朝。”</p>

殿头官刚刚喝毕,班部丛中,一大臣趋身出班,高声叫道:“臣有本要奏!”仁宗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p>

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缧绁之厄,以臣之见,要镶此灾,可宣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蘸,奏闻上帝,可以镶保民间瘟疫。”</p>

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临朝,祈镶瘟疫。</p>

洪信洪太尉受诏,一路上千辛万苦,来到了江西信州龙虎山,请到了张真人,自以为万事大吉了,便到山后庙宇游玩,见一庙宇紧锁大门,上面贴满了封条,心中好奇,非要进去看看。</p>

主持真人劝说洪信道:“龙虎山风景绝佳,可看之处比比皆是,奈何非要进此古庙一看?这可不是个什么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