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深空观星变(2 / 2)

马均连忙起身反驳:“前辈,我通过这天文望远镜,亲眼所见,这些天体的运行轨迹清晰可辨,绝非虚妄。或许,我们以往对天地的认知,本就存在偏差。”

一时间,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人支持马均,认为他的发现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科学的进步;也有人坚决反对,认为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会动摇汉室的天命根基。

就在众人争论得不可开交时,诸葛亮站起身来,羽扇轻摇:“诸位暂且息怒。马均的发现,虽与传统观念相悖,但不可否认,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宇宙的新窗口。我们不应盲目排斥,而应深入研究,探寻其中的奥秘。”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诸葛亮的一番话,暂时平息了这场争论,但关于天文发现的讨论,却在民间悄然蔓延开来。

随着消息的传播,马均的天文发现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曹操听闻后,召集麾下的学者谋士,研究这一现象对自己霸业的影响。孙权也暗中派人了解情况,试图从中找到制衡刘备的契机。

而在刘备的领地内,这场讨论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地动说”的辩论。一些思想较为开放的学者开始提出,大地或许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宇宙中围绕太阳旋转,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简直是荒谬至极!大地若在动,我们为何毫无察觉?这不是动摇我汉室根基吗?”一位保守的官员在朝堂上愤怒地指责道。

马均则据理力争:“大人,通过对天体的长期观测,我发现诸多迹象表明大地是在运动的。就如同我们坐在行驶的船上,若不看岸边的景物,便感觉不到船在前行。这只是因为我们身处大地之上,习惯了它的运动,所以才毫无察觉。”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场辩论不仅在朝堂上激烈展开,还在民间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支持“地动说”的人,大多是年轻的学者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百姓;而反对者则多是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官员和保守的士人。

这场辩论的影响逐渐超出了学术范畴,开始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人开始质疑汉室的天命,认为既然天地的运行并非如传统所说,那么汉室的统治是否也失去了上天的庇佑?这种思想的传播,让刘备的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刘备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军师,这‘地动说’的辩论,如今已动摇了民心,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此事不可强行压制。我们应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这一学说,既要肯定马均的科学发现,又要强调汉室的正统地位并非仅仅依赖于天命,更是源于对百姓的仁政。”

刘备点头称是,随即下令,组织一批学者对“地动说”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官方渠道向民众解释这一学说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同时,刘备加大了对民生的关注,减免赋税,兴修水利,以实际行动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在诸葛亮的精心谋划下,这场关于“地动说”的辩论逐渐趋于理性。民众开始认识到,科学的进步与汉室的统治并非相互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马均的天文发现,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成为了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开端。

然而,这场辩论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天地宇宙的认知,还引发了一场思想的变革。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开始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追求更加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多年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依然会感叹马均的天文望远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推动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刘备和诸葛亮在这场风波中的应对之策,也成为了后世统治者处理类似问题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