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退走后赵凡立刻对军团展开了甄别和轮换,同时开始对轮换过来的新兵展开了步枪射击等军事科目的训练。
“射击的关键在于手的稳定,只有稳定的手才能保证射击的精度。也许你们会说,面对机枪那种一分钟几百发的弹幕,我们还来不及瞄准就会被干掉了!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室内和巷战中,快速精准的射击才是保命的关键。因为当敌我双方照面的瞬间,只有开枪打的准,打的快的那一方更容易活下来……”赵凡走过训练场,正好看见教官们正在训练新兵们步枪据枪,并给他们训话。
“栓动步枪射速低了点,要不要把导气式突击步枪的设计图和实物给上边呢?算了,等其他国家有了再给吧!还没学会走,就开始学习跑会拉到伤大腿的。”赵凡瞬间就熄了提升原华国武器装备水平的心思,倒不是赵凡不爱国,而是原华国中央现在还就是否建立一支常备军而开会争论着。
其中赞同派表示这次的战争就是教训,一但有别的国家入侵,临时征招城卫军和战职者雇佣军往往无法及时反应。反对派则提出维系一支不事生产的常备军开支太贵了,而且军队都是战职者组成的话,依照制度参加常备军的战职者很可能位阶晋升的速度会低于加入了佣兵团或战团的战职者。
“搞不懂,拿起步枪,一阶战职者和生活职业者的表现都差不多,我们又不是阿三,还会害怕底层百姓造反不成?把本来只有战职者才需服的兵役普及到全民,像现在这种情况如果有需要,原华国短时间内就能拉起几十万等同于低阶战职者的军队。它不香吗?战职者觉醒人数是少,可生活职业觉醒人数可不少。还可以将服兵役情况与担任公职挂钩,没有服兵役经历的人员就不能成为公职人员,这样还能解决公职人员尸位素餐的问题。多好!算了等卸任了军团长,就和大议长说说去。”对于这些争论赵凡只能一边吐槽着原华国的高层不着调的问题处理方式,一边编订士兵的训练大纲。
“好了,明天把大纲交给教导队,之后我就可以专心部队的整编了。不过又要和上边讨价还价了。现在国家军队的编成真是一塌糊涂,一个士兵征招进部队,发一杆栓动步枪就把他拍到前线上了,这根本就是沙俄的牲口式练兵法。出来的不是兵油子就是炮灰。要炮炮没有,就连车马都难补齐。看来得费一番脑筋了。”赵凡编制完训练大纲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编制部队的整编方案。
赵凡借鉴《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编撰的两本小册子《步兵训练手册》和《陆军编成纲要》很快被送到了城卫军总部林总长的办公桌案头。而林总长通读后又让秘书抄写数份后发给了城卫军的其他高层。很快帝都有头有脸的人物案头都有了这么两本小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