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先主二公子,刘阐公子也!”
此刻,黄权将刘璋称为先主,是以将刘备当成现任之主。
“哦?”
曹操抚髯颔首,却反诘道:“刘阐公子随刘季玉归附汉廷,已是国之桢干,又为孤座上嘉宾,若将其予刘备此等奸佞之徒,非乃推其入水火深堑耶?”
曹操口中说着此言,眼中悄无声息的观察着张松神态的变化。
他发现,张松也在看着他。
眼中充满了期待和请求。
曹操心中既在痛骂,也在权衡。
若换,则失益州枢柄,名实之阙难掩,益州之士,恐难效死归附。
若不换,又令益州之士遭觉轻慢,归附之心亦失赤城。
刘备啊刘备,你怎如此之损也?
本来嘛,以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原则。
必留刘阐,而弃张松。
但当下,张松之才尽显,他介绍的彭羕亦有经天纬地之才。
还有他的朋友孟达。
倘若真的选择拒绝。
此三人必与孤背心离德,难免做出什么悖逆干纪之事。
若将其三人俱杀。
无论是何原因,都必使益州之士与我为敌。
仔细权衡之下,曹操心中已有倾向。
虽失刘阐,但我是大汉丞相,以皇命行事,亦没有什么名不正言不顺。
若想于益州立足,还是得需要这些益州士人相佐。
更何况,他对张松还是存有一定的敬佩之心和感激之情的。
与其纠结万分,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哈哈哈哈……”
黄权的哈哈大笑打断了曹操的思路:“曹操,汝于我主刘季玉所为,自家心下岂无计较?
何必作此仁义假面!
若肯换质,便与尔从长计议;若不肯换,我归后自当如实回禀,管教尔教张松满门老幼,尽作刀下之鬼!”
黄权这等角色,自不怕曹操愤怒斩使。
“啊,不可……”张松闻得此言,上前一步脱口而出。
曹操却摆摆手,让张松退下。
张松只得勉为其难,退后一步,面上仍有悲苦之色。
曹操站起身,长叹了一口气:
“孤于刘季玉所为,二公子刘阐心中自有分晓。某曹孟德是何等人,待阐公子归蜀后,他自会与尔等言明。孤可放刘阐公子还蜀,但须得刘玄德保证,保其终身善待。”
黄权将手一扬:“我主来时有喏,必待若亲儿,何必多言。”
张松惶然抬头,看向曹操,眼中流不尽的都是感激之色。
荀攸心知,丞相心中已经做了决定。
但效果还不是很好。
他还要加上一个助攻。
于是拱手上前劝道:“丞相,不可啊!刘阐公子乃刘璋嗣子,握益州法理之柄,若予刘备,恰似以宝玉赠猛虎,徒增其噬人之威!其之重要,非比寻常,还望主公三思。”
曹操看向荀攸,心中已然会意。
“可再重要,还能有永年亲眷重要?”
曹操冷然一哼,慨然言道:
“此番南征,永年为孤出谋划策,披肝沥胆。孤若不能保其家眷,何异于背恩弃义,又何以令天下之义士归心?
孤意已决,汝等休要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