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诸葛亮的锁曹之计(2 / 2)

很快,庞羲的到来又带来了新的消息。

曹操被逼出阴平后,受困于西平荒凉之地,今不知去向何处。

作为刘循的岳父。

刘备亦礼遇迎请,待之甚厚。

至于曹操的去向,刘备并未选择派兵追击或是深入搜寻。

眼下,他手头亟待处理的事务繁杂如麻。

譬如,益州的律法改革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推行;

同时,还需着力安抚当地的士族与百姓,唯有如此,方能引领益州踏上稳健和谐的发展正轨。

……

另一侧,羌族斥候为诸葛亮带来了西平的消息。

“汝是说孟起于西平大破曹操,其军已溃散乱窜,操不知所踪,夏侯惇收合残部,正四处探寻?”

诸葛亮坐在州治府堂,蹙眉问道。

“正是如此!”马休为之翻译。

诸葛亮抚髯沉思片刻,点点头,嘴角又露出一丝淡笑。

“夏侯惇找了多久了?”

“半月有余,唯掘沙觅踪,四处搜求而已。”

“看样子,夏侯惇是不怕孟起折反攻之了。”

马铁抱拳道:“军师,今夏侯惇亦是残兵,请给我兄弟一支部队,必剿夏侯惇于西平之地。”

“不……”

诸葛亮摇摇羽扇,站起身,又走到地图跟前。

他望向西平曹操遁走之向,东往益州,此路断不可行;

北趋关中,彼处早设伏兵,正待曹军溃退;

南抵南中,荒绝之地,亦非曹氏势力所能及;

西向湟中,则需攀越高岭,乃发羌栖居之所,然若能迂回绕行……

诸葛亮脸上浮出一丝笑意,他想到了什么。

河西商道,途经武威张掖九泉敦煌,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之间,形成一条长逾千里、宽数公里至百公里的狭长平地。

此为凉州咽喉所在。

而此狭地之外,莫非高山峻岭,就是瀚海戈壁。

曹操是想翻山越岭,绕过我所布防线,而抵凉州之地。

这条路一般人想不到,也不敢想。

所以曹操才觉得安全。

可他却不知,这极其容易走入发羌之地。

那里为山峦众多,皆为高岭叠嶂,人迹罕至。

极其容易迷路。

很难找到凉州。

他更未能想到,就算找到凉州,此时凉州已尽入我手。

到时他已疲军越山岭,我以精兵守隘口,再派援兵行坦途四路支援,就算杀不得曹操,亦可阻其入凉。

届时,曹操入凉无路,唯得在发羌之地攀山越岭,往复周旋。

到那时,其将何如?

想到此,诸葛亮忽有失笑之意。

然其仍强忍之。

他告诉自己,主公之大业,不可有半点轻忽。

可想到曹操,又想到夏侯惇近日所为。

诸葛亮还是没能忍住发笑。

“夏侯元让必以为曹操已死,正为其寻尸也!”

想到此,他清清喉咙,对姜叙道:

“可传檄四方:曹操觊觎神器,悖逆天道,已遭天谴,黄沙骤起将其湮灭。今其尸首已得,当传令军民欢庆三日。

待此事稍缓,再寻个妥帖时机,故意在边防露出些破绽,任夏侯惇北归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