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朕会记住你们的功劳(2 / 2)

学堂里,朱筱常常给学生们讲述自己在京城的见闻和经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朱筱不仅传授他们知识,更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天傍晚,朱筱正为学生们批改作业,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他开门一看,竟是昔日的同窗好友刘云。刘云面色凝重,显然有急事。

“筱兄,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你需要马上回去。”刘云急切地说。

朱筱一愣,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刘云解释道:“翰林院最近发生了一场大火,许多珍贵的书籍和文稿都被烧毁了。皇上十分震怒,责令我们重新整理和修复这些文献。你是翰林院的重要成员,自然少不了你。”

朱筱闻言,心中一震,他知道这些文献的重要性,立刻决定启程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朱筱发现翰林院的同僚们正在忙碌地整理残存的文献和书籍。院中的一片废墟让他心痛不已,但他没有时间悲伤,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修复工作中。他和同事们昼夜不停地抄写、整理,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皇帝得知后,对朱筱和其他翰林院学者们的努力表示赞赏。他再次召见朱筱,问道:“翰林院遭此大难,你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恢复工作,实在不易。朕想知道,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朱筱恭敬地回答:“陛下,翰林院的每一位学者都深知这些文献的重要性,大家齐心协力,不分昼夜地工作,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皇帝满意地点头,“很好,朕会记住你们的功劳。”

朱筱离开皇宫后,继续在翰林院任职。他的才华和勤奋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京城的学子们纷纷以他为榜样,立志要像他一样成才。

在翰林院的日子里,朱筱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交流心得。有一次,他们聊到未来的打算,朱筱说:“我们这些人有幸能够在翰林院工作,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朋友们纷纷表示赞同,其中一位名叫张志的学者说:“筱兄所言极是,我们不仅要做学问,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改变社会的根本,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努力。”

朱筱点头道:“不错,只有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要为此努力,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

就这样,朱筱和他的朋友们在翰林院里不仅钻研学术,还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们举办讲座,编写教材,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