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先进武器(1 / 2)

1898年,太平天国采用三年一考核,选拔国内高精尖人才组成科学院,科学院与政务院、军务制置院并列,专管国内科学技术研究及其转化应用,科学院成员在考选之外,还可聘用有先进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的人。

1899年,谢缵泰在香港设计完成了“中国号”电动飞艇,备有详细设计图纸资料,是中国最早的飞艇设计。后经法国天道教徒的努力,1900年,侨居法国的巴西人桑托斯·杜蒙回到了太平天国巴西省,他是成功地将汽油发动机用在飞艇上的第一人。德国人费迪南德·冯·齐伯林将军在战场上受气球启发,53 岁退役后开始了他的飞艇事业。1900年,建造了第一艘齐伯林飞艇— LZ-1。LZ-1号飞艇全长127米,直径11.6米。第一艘“齐柏林”飞艇的首飞标志着“飞艇金色时代”的到来,天道教徒混入齐伯林的研发团队,窃取了齐伯林的部分技术资料,送回太平天国。经太平天国科学家们的研究,齐伯林开创的是一种全新的硬式结构,艇身全部采用铝制框架制成,框架外部有织物蒙皮,隔框把整个艇身分为十几个舱室,每个舱室中放置一个气囊。结合谢缵泰的飞艇铝包技术、扇式推行机技术及杜蒙的汽油发动机技术,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对其进行了改良。由于飞艇对起落场地要求较低,不需要借助跑道起落,飞行平稳,操控性好,便于驾驶,安全性好,可低空低速飞行;成本低廉,续航时间长,航程较远,有效载重量大,购置费、维护费、场地建设费、飞行费和训练费较低,运营成本非常低,因此虽然飞艇的有限承载量较小,太平天国还是决定先在南美区苏里南建造大型铝合金厂,然后建起了飞艇生产厂。自从1902年3月开工以来到1905年5月,太平天国已生产一百艘飞艇,其中:大型飞艇一艘,长230米,直径30米,时速约为200公里,横跨大西洋约需43个小时,两人操作,载重五十吨;中型飞艇三艘,长128米,直径11米,时速约为130公里,横跨大西洋约需67个小时,两人操作,载重8吨;小型飞艇九十六艘,长4米,直径1.7米,时速90公里,两人操作,载重2吨。为了将飞艇应用到战争中,太平天国科学院又设计了一百千克的飞弹,通过撞击触发引爆,有开花弹和燃烧弹两种。为了方便海上作战,太平军还为海军设计装备了飞艇装甲母舰,小型飞艇可在甲板上起降,一艘飞艇装甲母舰长132米、宽23米、吃水7.7米、最大航速为19节,其装甲为舷侧带1.78米、甲板0.63米、炮塔2.54米,装备152毫米主舰炮一门、120毫米副舰炮二门、40毫米机关炮五门、鱼雷发射装置四具,其长80米的甲板上可停放、起降十二艘小型飞艇。到1905年12月31日,太平军为海军装备飞艇装甲母舰情况为:太平洋舰队三艘、大西洋舰队三艘、印度洋舰队一艘、近海舰队一艘。

1894年,季霍米罗夫提出了用喷气推进方式来研制更具威力的火箭的方案。1903年,俄罗斯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他的火箭与液体推进剂理论。太平天国获得了这些理论知识,太平天国科学院用这些理论研究改进了原有火箭技术,火箭弹生产分厂自1903年11月起开始生产改进后的火箭弹,改进后的火箭弹射程可达五千米,为气动固体火箭,火箭弹长一米,分82毫米和132毫米两种,82毫米重26千克,132毫米重42千克。火箭炮生产分厂则从1903年12月起开始生产宣武一代八管火箭炮,使用牵引炮车牵引,可同时发射八枚火箭炮,也可单发,需7人配合操作。到了1904年12月31日,太平军已装备二百七十门八管火箭炮,一个班一门,共编了十个营,三个营是132毫米火箭炮营,七个营是82毫米火箭炮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