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是明朝历史上最为悲情可怜的皇帝没有之一,相比与其他帝王,他没有朱祁镇那种好运和无耻,没有朱棣那种对朱允炆斩草除根的决心。
没有嘉靖皇帝那种鱼死网破的决心,当然,也没由崇祯皇帝那样事事微操,主政八年,和于谦携手也是为大明续了百年历史。
不管后世的我们如何黑于谦,但是于谦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公正的。
有人让我把于谦写坏一点,我不愿,不敢,也不想。
因为这样的人是不容被黑的,之所以说于谦有问题,只是因为于谦之后,文官把持朝政,从此武官式微。
但是唐朝之前,武官乱政,诸侯割裂,皆是因为武官而起,所谓手握重权,反心自起,你不能将自己的身家放在一个手握重权,威望一时无两的将军手上。
韩信等人没成可惜,成了又何尝不是南北朝五代十国那些将军篡位称帝,不是一个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乎?
因此文官把持军权在当时的帝权来说是最完美的诠释。
因此,与其说是文官把持了军权,不如说是因为帝王权术需要文官把持军权!
两者相害取其轻,哪怕于谦看到了文官把持军权的后果,但是相对于武将叛乱,懂得都懂,你不能保证每一个威望很高的都是韩信、白起、蒙恬。
只要出现一个赵匡胤之流,那么就是改朝换代!
所以真的不要黑于谦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上帝视角去分析,永远可以得到一个自以为最完美的答案。
这也是小说的完美之处,因为他的走向和结局,都在笔下,笔下的人物想勾勒出来都那么难。
更何况做人呢?
真的很感谢你们,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四号,一路上有你们这些读者真的特别开心,完结啦~
这本书的稿费和读者又比上一本多了一些,我也还是有进步的,祝我的读者们,一家团圆,阖家欢乐,珍惜爸妈的唠叨吧,总有一天,这是你想要都要不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