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需要禁止向东南亚运输武器,往来英吉利殖民地的各船只,都在禁运范围内。”
这就是索尔兹伯里找大家来的原因。
第一是英吉利自己都不确定自己做没做这件事儿,但肯定做过这种事儿,而且不止一次。
索尔兹伯里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也是怀疑的英吉利。
第二就是布置工作,组织禁运。
不论从那个方向走,在当前,想前往东南亚,基本都要路过英国殖民地。
他们想禁止一个东西,还是挺简单的,主要难处在首相、内阁、议会会不会同意。
“首相,我几乎能确定,这件事中肯定有阿美利卡的影子。”
“还有德意志帝国,我们发现德意志帝国往几内亚岛运送了武器,陆军武器……”
…………
一切的进展比汤潇逸想的还要顺利。
索尔兹伯里在开完会后,直接就同意了合资成立能源公司的要求。
英吉利以30年开采权为本金,投入到新公司中,占比40%。
华夏帝国则是出资300万英镑,用于石油开采、码头设施建设、原油的储存与运输等工作。
占比60%。
之所以这么顺利,还得谢谢英吉利保守派。
随着汽车、柴油机的逐步应用,不少人都已经看出来了石油的价值。
但保守派依旧坚守着煤炭,理由是安全和稳定,无懈可击。
实际上是保守派和煤矿等产业有着良好的关系。
所以,他们自然不重视石油,只有少数高层转变的速度才够快。
加上海湾地区的石油没个影儿,其他人就更不重视了。
所以,英吉利只是本着插一脚的想法,入股新公司。
“新公司就叫海湾石油公司吧,简单直白。”
汤潇逸看了一眼文件,随手扔到一旁,仿佛不是很在意,
“我看了,英吉利出资算200万英镑很合适,毕竟并没有囊括整个海湾。”
“英吉利真的不派一些人过来吗?仅靠我们,人手可能不太足够。”
汤潇逸都快跳起来了,英吉利人竟然决定只挂名分红,不参与经营,顶多派几个会计过去。
汤潇逸已经想好了,公司成立后,短时间内肯定无法盈利,甚至满足不了自身需求。
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在这种时候,一般公司就会以固定资产换取一些费用,继续经营自己的公司。
而汤潇逸这次,完全可以慢慢的将购买的土地转移给华夏。
比如抵押贷款,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嘛。
之后还不上钱……
“您说了算,陛下。”
窦纳乐知道石油可能是未来能源,但也并不认为石油就能取代燃煤。
毕竟汽油机和柴油机他也见过,工作原理和蒸汽机、蒸汽轮机截然不同。
而用来烧锅炉,石油也并不好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海湾地区并还没有出现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