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约完泰奥菲尔后,法兰西并没有像他期待的那样,向华夏帝国施加压力。
因为法兰西并不乐意看到这样的合约被谈成。
他们希望双方点到为止,沙俄帝国不要再继续把力量浪费到远东。
尼古拉男爵决定不了这件事,法兰西决定询问一下圣彼得堡的意见。
“泰奥菲尔,驻圣彼得堡大使的反馈意见呢?还没有消息吗?”
法兰西总理不满的看着外交函件。
这是英吉利发的。
不知道英吉利从哪里得知了沙俄帝国的最新条件,英吉利表现的相当有兴趣。
这不,英吉利打着为了地区局势稳定的旗号,要求加入这场谈判中来。
自己的屁股都没擦干净,就来阴阳法兰西了!
马上都要谈完了,这时候让英吉利加入,这让人觉得英吉利的影响力比法兰西更大吗!
“根据大使的反馈,和我们得到的消息,沙俄帝国的态度很耐人寻味。”
泰奥菲尔皱着眉头,他有些没搞懂沙俄帝国的态度,
“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主战派,但态度仿佛并不坚定,在和谈条件上,并没有太坚定的方向,这是大使的原话。”
“沙皇的政府是主战派,但却充斥着停止谈判,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声音。”
“不过,谈判的发起者也是沙皇的政府。”
“而谈判的最大支持者其实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爵。”
“大公爵阁下支持双方在东北亚重新划定界限,退回容易防守的区域,并缩减太平洋舰队规模。”
“整体上,大公爵阁下不愿意在远东继续和大国发生冲突,尼古拉二世应该也是受他影响,有些犹豫。”
“另外,当前谈判条件的最大支持者是皇后和几名在陆军任职的亲王。”
“我们可以尝试从米哈伊尔大公爵入手,去影响尼古拉二世的想法。”
“这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泰奥菲尔说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底气不足。
沙俄帝国欢迎独裁者,所以尼古拉二世如果足够强硬,是可以不用管其他人的态度的。
但前提是他要有足够的威望。
如何才能有威望呢?对于沙俄帝国来说很简单,胜利,扩张,就能有威望。
而这次谈判,沙俄怎么也不像胜利者……
“就这么做吧,不论如何,也得尝试一下。”
总理还看着外交函件,
“想办法在巴尔干、克里米亚搞一些摩擦,引起奥匈帝国的注意。”
…………
第二天,和谈第六次正式谈判第三次会议。
泰奥菲尔并没有出席会议,他很忙,只要不是具有重大议程的会议,他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加。
毕竟他不可能为了沙俄帝国和华夏帝国争夺一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小镇而在这里干坐一天。
这个小镇的人口甚至没有他的员工多。
而且,他还要去想办法在巴尔干挑事。
虽然自从克里米亚战争,也称第九次俄土战争之后,沙俄帝国就停止了向南继续扩张。
但随着奥匈帝国的衰弱,巴尔干半岛上风起云涌,沙俄也没放过对这里施加影响的机会。
只是重心不在这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