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为什么会购买国债”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除了公信力外,最主要的是有利可图的。”
“那么这个利到底是什么朕以为有三种,一种是利息,二是免税或者抵税,三是某种特权;”
“先说说利息,现在商人存在皇家银行中是要给皇家银行保管费的,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
但这种说是存,不如说是转,因为这笔银子是可以随时兑换的,方便他们在大明各地支取。
但是国债却是不同,是有锁定期的,例如一年期、三年期、十年期限、三十年期等等,只有到期了才能够兑换。
每一个期限我们设定一个利息,存的越久、购买的越多,利息就越高,这一点,诸位能听明白吗”
众人连连点头,虽然大家伙不是搞财物的,但皇帝说的很直白,很好理解。
换句话说,这笔购买国债的银子就算是质押。
给利息也没什么问题,这笔银子可以用来放贷,或许贷款获得利息就能覆盖国债发放的利息,总得来说应该是不亏本的。
“第二个,抵税!”
见众人点头,崇祯继续道:“朕说的抵税是持有国债所产生的利息用于免税部分。
例如某个商号购买国债一百万两,年利率是百分之二,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两万两,而商号一年营业额九十万两,三十抽一,就是三万两,
但是如果按照抵税,那就是九十减两万两,再抽税就是两万九千三百三十三两。”
众人听到这里满脸的懵逼。
按照皇帝的这个算法,直接拿利息和抵税后少赚了一万九千六百六十七两,这抵了个什么
户部尚书毕自严出班了,沉声道:“陛下,这一点臣等有些疑惑。”
“且听朕说!”
崇祯摆了摆手:“现在的税率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年销售十万两还是一百万两,坐商都是三十抽一,这很明显是有问题的。
一是会让大规模的商号挤压个体商铺,二是会让财富快速在大商号手中汇聚。
朕前段时间就和你们说过了,税率不能一刀切,各个行业的税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同规模的商号税率也要区分。
商号的规模不是说按照商铺多少、资产多少等等来区分,而是按照销售额来区分的,
例如每十万两银子一个档,年销售低于十万两,按照三十税一,十万到二十万两按照二十抽一,二十到三十万两十五抽一……五十万两以上,按照五抽一。
按照这个分档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个国债利息的抵税的重要性了,例如五十一万两是五抽一,商税是十万两千两,
减去两万两国债利息就是四十九万两,四十九万两是十抽一,商税就是四万九千两,两者差了五万三千两,换作是你们,你们选择抵不抵税”
众人不由自主的立刻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