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政策好与坏,只要坚定的推行下去、贯彻执行,总是能够收到一些或短期、或长期的效果的,施政行策,最怕的便是摇摆不定、朝令夕改,让军民百姓、臣僚亲贵无所适从,这些道理下官也是清楚的,下官早就已经做好了舍弃身家性命,一条道走到黑的准备!”
岳乐却摇了摇头,轻叹一声:“纳兰中堂没有理解我的意思,红营的各项政策为什么能坚持施行下去?因为他们的内部是团结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铁板一块的,他们内部自然是有矛盾的,否则也用不着搞什么整风肃纪了,但显而易见,矛盾远远没有大到如亭林先生、南雷先生的文章中所言的那般争权内斗的情况,总体上还是抱成一团、共同进退的。”
“相反,如今我大清朝反倒更像是南雷先生和亭林先生文章里所描述的那般,党争不休、内斗不止,各方势力就差直接亮刀子了,在这种情况下,革新自救的政策又怎么能贯彻推行下去呢?”
“政策出现了问题,红营贼寇那边能够团结一致的想办法去解决,甚至公开登报征求意见、问计于野,而我大清呢?定然是保守派和改革派抓着各种问题大做文章、互相攻讦,莫说团结一致去解决问题了,甚至还会主动去把那些问题越闹越大,以此当作党争的利刃去攻击政敌。”
“政策施行之后出现了混乱,红营贼寇那边能够第一时间就把担责的人找出来,该批评批评、该处罚处罚、该做报告做报告,群众大会之上,红营贼寇的贼首有几个没有做过检讨的?红营贼寇能第一时间就把混乱限制在小范围里,这些混乱也不会影响到中枢的运转,自然也就影响不了政策的贯彻执行。”
“可在我大清呢?谁敢搞自我批评、搞检讨,那就必然被另一派的人抓住大肆攻讦,闹得人尽皆知、声名扫地,出了乱子要找人担责,那定然是同党相护,然后拼命推着另一派的人出去顶锅,至于那些因为政策执行而闹出来的乱子,更是上好的党争工具,莫说去限制平息了,刻意的越闹越大才是常态,党争之后,就是直接置之不理了,即便还想去收尾擦屁股,没准那乱子已经闹得不可收拾,只能稀里糊涂的遮掩过去了。”
“前明因党争而亡,到了我大清,如今这般景况,恐怕也要步前明后尘了,朝堂地方争来斗去,莫说是革新自救的政策推行不下去,便是想要恢复革新自救以前的那些老旧的政策都不可能了,是新是旧,渐渐的都推行不下去了!”
岳乐转身看向雨幕之中的紫禁城,幽幽一叹:“只是这大清朝的党争.......怎么会闹到现在这般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