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玄子走后,桂公公便安心在清凉寺住下,从此形影不离地跟随在行痴大师左右,宛如一颗守护行星围绕着璀璨的恒星。
每日清晨,当那如金色丝线般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穿过云层,洒在寺庙那有着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上时,桂公公就如同被生物钟精准驱使一般,准时来到大师的禅房外。他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眼神中满是恭敬,耐心地等待着。那禅房的木门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仿佛也在和桂公公一同等待大师的起身。待大师打开房门,新的一天便在他们相视一笑中拉开帷幕,接着便是充满温馨与智慧的相处时光。他们或在禅房内对坐,或漫步于寺庙各处,谈经说道,谈天说地,话题如潺潺流水,源源不断,仿佛有着无尽的源泉。
他们常常在寺庙的庭院中停留,坐在那古老而厚重的石凳上,开启一场场关于佛经智慧的深度探讨。行痴大师就像是一位智慧的灯塔守护者,总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那些晦涩难懂、如同迷宫般的经文解读得清晰明了。他的话语,恰似山间清澈的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进桂公公的心田,滋润着他的灵魂,让他在佛法的海洋中如痴如醉。而桂公公也并非只是被动的聆听者,他时常会提出一些新奇有趣的见解,这些见解犹如夜空中突然划过的流星,让大师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亮光。他们的思想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闪耀在这清幽的庭院之中。
有时,话题就像随风飘荡的轻羽,从深奥的佛经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世间万物。他们谈论着山川河流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丽,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是大地撑起的脊梁,承载着万物的重量;那奔腾不息的河流,宛如大地的血脉,滋养着每一寸土地。他们也谈论花草树木的奇妙,从一朵小花的绽放中看到生命的坚韧,从一棵古树的年轮里读懂岁月的沧桑。他们的话语仿佛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在空气中描绘出整个世界的画卷。从遥远北国那银装素裹、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到南方水乡那如诗如画、温婉柔情的小桥流水;从大漠孤烟直的苍凉豪迈,那漫天黄沙中孤独的炊烟像是对远方游子的召唤,到海边渔村那宁静质朴的生活画面,每一个话题都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用情感和思想的丝线串联起来,编织成他们之间独特而珍贵的情感纽带。
每当行痴大师诵经入定之时,桂公公也会静静地跟在大师身后,模仿着大师的一举一动。他努力让自己的身姿如同大师一般端庄,试图让自己的心像平静的湖面一样,不泛起一丝涟漪。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脑海就像一个热闹的集市,各种杂念如脱缰的野马般肆意奔腾。然而,在大师那如磁场般宁静气场的影响下,他渐渐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那是一种仿佛置身于宇宙深处的静谧,所有的烦恼和喧嚣都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在外人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那样的微妙,既有着父子般的亲情关怀,又有着师徒间的敬重传承,这种情感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清凉寺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