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同情地看了一眼景仰。
心里却暗喜,得意地想:表弟的学问果然不如自己这个表哥啊。哈哈哈,在外读书看来也不怎么,还不如留在辰州府读书。
景仰忐忑不安地问:“表哥,之前的夫子说我的学问不错,可以回辰州府进场了,我阿爹一听,就让我回来了。要是学问不行,落榜怎么办?”
景仰内心那一个矛盾。
夫子说他的文章不错,肯定能上榜。但孙山大人看得皱眉,莫非来年的科试考不过?
景仰一边小确幸地相信夫子的肯定,一边又觉得孙山是进士,比夫子有学问,他的意见更准确。
这次回来,要是不生病,早就进场了。要是来年落榜,该如何是好?
那脸丢大了,家里人肯定失望不已。
王嘉行瞄了一眼孙山,再看了看景仰,非常确定地说:“表弟啊,信你家夫子,不如信孙大人。你可别忘记,孙大人是过三关斩六将,在京城考过的进士,那学问差到哪里去呢?哎,我看是你家夫子为了哄你阿爹开心,才说你学问不错的。”
随后叹了一口气,摇头晃脑地说:“表弟,信我,孙大人要是说你的文章不行,那肯定不行。孙大人对学问是最实诚的了。”
王嘉行这么一说,景仰更是惶恐不安了,一颤一颤地看着孙山。
艾玛,又皱眉了,这究竟皱了多少次了?自己的学问真的那么差吗?
孙山看完一篇文章,又继续看下一遍,直到看完带过来的三篇文章。
才开口说话:“景少爷,这里是你的文章,我已经批阅过,你看一看。”
说完后,把文章递送了回去。
景仰伸头一看,密密麻麻的红色字,把他吓了一跳。
越是多批注,证明写得越不好。
如果真的好,最后肯定会写上“已阅”两字。
王嘉行八卦地伸长脖子,看了看景仰的文章,特别看到一连串的红色字,心里笑得那一个欢快啊。
哎呦,表弟果真不如自己。这次因病得福,并未进场。要是跟自己同框,被自己比下去,那得多没面子啊。
家里人总说景家牙子读书好,哈哈哈,我看一般般。
王嘉行虽然想幸灾乐祸,但他们靠景家发家,所以压抑内心地窃喜,假装安慰地看了一眼景仰。
好似在说:表弟,莫伤心,慢慢来,你还是有机会的。
景仰仔细看文章的批注,头皮都发麻了,孙大人言辞真犀利,还真把他的文章批评的一无是处。
这明明是自己的得意之作,结果换来一顿挨揍。
景少爷那一个绝望。
孙山也看得出他的迷茫不安。
安慰地说:“景少爷,莫伤心。你学问的确不够突出,但应付县试,府试是足够的。等院试得两年后,有足够的日子亡羊补牢。”
又指了指王嘉行说道:“当初他的学问和你大差不差,经过努力,也能上榜。景少爷,相信你也一样能后来追上。莫要害怕,你还年轻,机会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