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章 回清凉寺(2 / 2)

陈云眉头紧蹙,面露难色:“可百姓们大多担惊受怕,未必能信我们,宣传起来恐怕不容易。”

张强目光坚定,语气沉稳:“你让宣传的人亮明身份,就说是抗日队伍在组织撤离,再讲讲现在的严峻局势。大家都不傻,为了活命,会做出选择的。”

唐丽在一旁补充:“我们还可以找些在当地有威望的人帮忙,他们说话,百姓更愿意听。”

张强点头赞同:“没错,就这么办。务必让百姓清楚,留下是死路一条,跟我们走才有生机。”

紧接着,张强神色愈发凝重,语速加快说道:“时间紧迫,愿意走的百姓,粮食是第一位。这一路去往阜阳,路途遥远,没有足够的粮食,根本撑不下去。你们组织人手,一方面收集散落在各处的粮食,另一方面把我们从日军那缴获的粮食合理分配,优先保障老人、孩子和妇女。跟百姓讲清楚,粮食集中起来统一分配,才能保证大家都能活下去。我们不是强取豪夺,日后有机会,一分配。”

“而且,你们等下召集看下有没有龙国党的残余士兵,有多少召集多少,集合一起后在清凉寺地道等我的通知,我还有其他任务分布,这些士兵都是战斗力量,有了他们加入,我们护送百姓撤离会更有保障。”

陈云点头应道:“好,我明白,收集粮食和召集士兵这两件事,我会安排妥当。但就怕龙国党残余士兵被打散后各自为战,不好找寻。”

张强皱了皱眉,随即说道:“发动百姓去找,咱们的人也多留意。放出消息,就说有抗日队伍在组织撤离行动,让他们来集合。只要他们还想抗日,就一定会来,陈云,跟唐丽你们两个速度分配好任务,一个是召集龙国党残余士兵,告知百姓撤离,另一个是召集其他人手,去中华门附近掩护好等我打开城门你们护送百姓离开。”

陈云点头表示明白,说道:“我去召集龙国党残余士兵,同时告知百姓撤离吧。我对城里的一些情况比较熟悉,之前也和一些零散的抗日力量有过联系,召集龙国党残余士兵可能会顺利一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组织人员去通知百姓,让大家尽快做好撤离准备。”

唐丽紧接着说:“好,那我就负责召集其他人手,去中华门附近护送百姓离开。我会多找些可靠的人,在中华门附近各个路口和要道设点,确保百姓能够安全有序地撤离。”

张强目光坚定地看着两人:“时间紧迫,你们务必抓紧时间。召集龙国党残余士兵时,要告诉他们这是抗日的共同使命。通知百姓撤离时,要把日军的危险和撤离的紧迫性讲清楚?唐丽你在中华门那边,要提前观察好地形,制定好护送路线,遇到日军要灵活应对,尽量避免与他们正面冲突,以保护百姓安全为首要任务,要是后续没有百姓从中华门出来,你就及时撤离。”

陈云和唐丽齐声回应:“明白,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说罢,两人迅速转身,各自奔赴自己的任务岗位,去为拯救百姓、抗击日军而努力。

在陈云唐丽离开后,张强顺着地道向清凉寺快速奔去。

心里十分清楚,浦口发生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日军知晓。日军耳目众多,任何风吹草动都很难逃过他们的监视。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日军能晚点察觉浦口的异样,多给他和龙党们争取一些准备的时间。一定要在日军发现之前,做好万全准备,带领百姓脱离险境。

终于,张强来到了清凉寺偏殿的角落。他伸手用力推开石门,走了几个弯道一股混杂着药味和汗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清海大师正蹲在一位生病的百姓身旁,手中端着一碗汤药,正小心翼翼地给对方喂药。

张强站在一旁等待,他的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他的目光不时望向门口,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期待。他心里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是浦口的人还没来,他的下一步计划无法展开,现在只能等。每等待一秒,他都感觉时间在无情地流逝,日军随时可能追来,危险正一步步逼近。但他只能强忍着内心的焦躁,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不断在脑海中梳理着后续的计划,思考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清凉寺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病人的咳嗽声和清海大师安抚的低语。张强的心跳声在这寂静中格外清晰,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仿佛在催促他尽快行动。但他知道,在浦口的人到来之前,他能做的只有等待,这种等待煎熬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