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并没有人,或者说刘小冬并没有看到。
一道屏风把屋子隔成两半,她们几个被杜婆婆领到屏风前,杜婆婆便穿过屏风进去禀报。
屏风后头便传出来一道小声的女声,刘小冬竖着耳朵听这道声音跟杜婆婆来回了几句,然后就见到杜婆婆走出屏风,来到她们面前。
杜婆婆对几人中的看起来明显是个大人的刘树道:“不知怎么称呼?”
刘树忙拱手鞠躬:“小民刘树,这几位分别是侄子刘小夏,女儿刘小秋,刘小冬。”
杜婆婆一一认过,便道:“夫人今天找刘兄弟几位是有要事,还请刘兄弟担待。”
刘树忙说:“不敢,不敢。”
杜婆婆见他身体虽然有些僵硬,倒还是个知礼的,便放下了心,道:“我家夫人吃了你家的柿子,觉得甚好,想问问刘兄弟是怎么想起来这般做这柿子的。”
刘树被她问懵了:怎么想起来做柿子的?啊?他能说他根本没想过要做这柿子吗?
刘小冬见状,怕她爹露馅,便接过话茬说:“婆婆婆婆,我能说话吗?”
杜婆婆被她的话逗笑了,说:“当然可以,你说。”
刘小冬便随口说出自己临时编好的话:“婆婆,这柿子是我祖母和母亲一起做出来的,因为我们家今年收成不好,我们饿的偷偷到山上摘野柿子吃,被涩到犯恶心,我祖母心疼我们,就摘来柿子反复试了几次,才找到这去除涩味的方法,我们才能吃下去,不至于饿肚子的。”
杜婆婆看着面前这小丫头,头一点一点的倒着豆子似的说着话,越听越心疼。
屏风后面的夫人也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刘小冬还在继续说:“祖母见柿子没了涩味,就继续做了几次,每次我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都吃的肚子饱饱的。”
杜婆婆心疼道:“可怜见的。”
刘树和刘小夏刘小秋已经傻眼了,刘小冬这是在说啥啊!什么祖母鼓捣了好几次?什么她们吃的饱饱的?
好吧,她们确实吃柿子吃的饱饱的。刘小冬第一次漤出来的柿子,她们硬是吃了一小半。
刘小冬表演完,便可怜楚楚地看向杜婆婆。
杜婆婆脸上满是心疼,伸手摸了一下她枯黄的头发,又看了眼她身后的三个人。
嗯,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两个小的都是头发枯黄,大人还好一些,但更瘦。
打补丁的粗麻衣,这种麻布是下等麻布,她家连做抹布都不用这种布,脚上穿的是草鞋。
不过穷归穷,几个人的脸和衣服洗得倒是干净,手指甲也没有有泥土黑灰,身上也没有臭味怪味。
看来是个爱干净的。杜婆婆心里点头。
“哦,这么看来,给柿子去涩倒是无意之举了?”屏风后面的夫人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刘小冬想了想回道:“回夫人的话,什么是无意之举?”
杜婆婆被刘小冬噎了一下,这时候屏风传出一道女孩子的笑声。
“无意之举就是无意间做出来的事啊,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你没读过书吗?”伴随着笑声,那女孩子问道。
刘小冬这才猛然惊觉,原来屏风后面还有一个小孩子啊,她刚才这么问,其实是嘴快,根本没过脑子,因为这些天她一直在告诉自己是个古代农村八九岁的傻女娃。
这些天的自我洗脑很是成功,下意识的就反驳听到的不识字的农村娃不知道的成语。
“住口,不可以没规矩。”夫人斥责了那小女娃一句,便说道:“不知几位可有能做主的,我想买这柿子去涩的方子,可不可行?”
刘小冬:卧槽,这是来大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