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晋武院的三位先生!(2 / 2)

武院虽以培养武学人才为重点,但绝非意在打造只知冲锋陷阵的莽夫。

故而,武院特意延请文学先生前来授课,授课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各朝历史的兴衰变迁、名着典籍的深邃智慧,以及百家杂学的多元思想。

而担此重任的文学先生,便是君子盟的首席教授张文林。

张老先生的学识之渊博,在大晋堪称一绝。

他对百家学术皆有深入钻研,仿佛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无论经史子集,还是诸子百家,皆能信手拈来,娓娓道来。

其学问之高深,令众多书院倾慕不已。许多书院哪怕只想请张老先生去开一堂课,都犹如登天般困难,常常是求而不得。

张文林先生虽未在官场谋得一官半职,却凭借其卓越的教学成就,在大晋官场拥有着非凡影响力。

当朝的文官们,几乎无一不是他的门下弟子。

这些弟子们在朝堂上,凭借从先生处习得的知识与智慧,施展抱负,为大晋的繁荣贡献力量。

也正因如此,张文林先生的大名,在大晋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钦佩其才学与人品。

大名鼎鼎的君子盟,为了邀请张文林先生出任首席教授,也着实费了一番周折。

对君子盟而言,能得张先生加盟,实在是莫大的荣幸。

如今,张文林先生来到大晋武院授课,无疑为武院的学员们带来了难得的学习契机,让他们在武学与文学的双重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大晋栋梁。

演军堂,在大晋武院的众多教学场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里的负责人,或者尊称为总教,是曾经的大内羽林军将军李儒明。

李儒明将军,或许在民间的声名并不如一些战功赫赫的名将那般响亮,其个人履历上也没有令人瞩目的辉煌战绩。

然而,对于他所担任的职位而言,能确保诸事顺遂,不出现任何差池,便是最大的成功。

在李儒明将军执掌羽林军帅印的这数十年间,皇城始终安然无恙,秩序井然。

要知道,大内羽林军肩负着保卫皇城、守护皇室安危的重任,其首领必然是从众多将军中挑选出的顶尖人物。

这不仅要求具备卓越的个人武艺,更需拥有非凡的指挥才能与敏锐的应变能力。

李儒明将军能够在这个位置上稳坐多年,足以证明他的指挥能力和战术储备,丝毫不逊色于那些久负盛名的大将。

他就像一位幕后的守护者,默默为皇城的安宁保驾护航,其功绩虽不张扬,却至关重要。

演军堂之所以备受重视,还因为这里除了李儒明总教授课之外,之前的几位院长大人也都是客座先生。

这些院长大人,每一位都是从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他们在大晋军团中,皆是战神般的存在。

他们来到演军堂授课,无疑为学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战场的大门。

在这里,学员们能领略到战场上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