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夜戏衣箱》(1 / 2)

《夜戏衣箱》

我接过班主铜钥匙时,老戏台梁柱间突然响起密集的鼓点。褪色的戏服在无人的厢房里无风自动,水袖拂过积灰的妆镜,镜面映出的却是七张模糊的惨白面孔。

这座百年戏台是祖父临终前托付给我的,他在戏箱最底层留了封血书:"戌时三刻后莫开衣箱,听到《夜奔》梆子响就朝东南磕头"。此刻我摩挲着血书边缘的齿痕,发现那些凹凸竟与戏台雕花梁柱上的抓痕完全吻合。

第一夜整理戏服时,我数出八套旦角行头,可戏班名册上明明只记载过七位旦角。多出来的那套凤穿牡丹帔在烛火下泛着奇异光泽,衣襟处的金线随着更鼓声明暗起伏。当我凑近细看时,金线突然扭曲成小楷——竟是七位已故旦角的生辰与忌日,最后一行墨迹未干,赫然写着我明天的日期。

"那是你的戏服。"背后传来苍老女声,我转身撞见妆镜里坐着位绾高髻的老妪。她正用骨梳蘸着胭脂梳头,镜中倒影却是个妙龄花旦在描眉。铜盆里的卸妆水突然沸腾,浮起几片带血的眼皮。

我跌坐在地后退时碰翻了衣箱,七件素白亵衣雪片般飘落。每件心口位置都绣着不同死法的刺绣:溺亡的衣襟浸着水藻,吊颈的领口缠着发丝,最底下那件插着半截断簪的,分明是三十年前失踪的六姨太。

(以下为戏班账簿残页)

丙寅年三月初七

购朱砂二十斤、处子发七两,班主说给新制的戏衣浸血。小桃红试穿《牡丹亭》披风后,次日发现浑身爬满红线,医师说那是从毛孔里长出的绣线

戊辰年腊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