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千两茶祭(1 / 2)

商海惊龙 行道君 768 字 1个月前

小寒后的资江裹着冰碴,晨雾在江面织出半透明的网,将新立的“千两茶碑”衬得如同从江底生长而出的olith。碑身取自梅山青冈石,表面未加雕琢,天然的纹理竟与千两茶柱的篾纹暗合,底部刻着“福字岩”老茶号的徽记,笔画间填着茶末与资江泥沙,像给石碑系了条时光的腰带。

茶祭仪式在卯时初刻开始。李阿公穿着祖传的靛青对襟衣,衣襟上的银饰刻着金花与篾条的图案,每走一步便发出细碎的响,惊起栖息在碑顶的江鸥。他捧着新制的千两茶柱,粽叶上的露水顺着篾纹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深浅不一的茶渍,竟与碑身的天然纹路连成一片。

“资江爷,收茶魂喽——”虎娃的号子声撞碎晨雾,七个茶农抬着陶制祭盆走向江边。盆中盛着刚煮好的千两茶汤,红浓的液体在晨光里泛着金箔般的光,表面浮着的茶梗自动摆成“安”“化”二字,梗节处的金花在水汽中轻轻颤动,像在与资江的浪花打招呼。

陆九渊手持篾刀,刀刃上的“福”字在碑前投下阴影,恰好盖住“千两茶”三个大字。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茶仓看见的老账册,泛黄的纸页上,光绪年间的茶祭记载与眼前的场景重叠:同样的靛青衣,同样的篾条茶柱,同样的茶汤泼向资江时,惊起的江鱼甩尾声与号子声应和。

祭盆倾斜的刹那,茶汤如红绸般滑入资江。异变骤生——平静的江面突然翻起细浪,数十尾银鱼跃出水面,尾鳍划过茶汤融入的水域,竟在江面划出“黑茶长青”四个水痕,笔画间带着篾条的弧度与金花的韵致,转瞬又被浪花揉碎,化作满江金鳞。

柳如是支着画架立在礁石上,笔尖在宣纸上捕捉这幕奇观:李阿公的银发被江风吹起,与茶柱的篾条共同指向天际;资江的浪花托着茶汤,将千两茶碑的倒影染成琥珀色;跃出水面的银鱼尾鳍上,竟隐约可见金花的菌斑,像极了自然写下的落款。

“老辈人说,资江的鱼认得千两茶的魂。”李阿公望着江面,旱烟杆在手中轻轻颤抖,“光绪二十年大旱,茶工们把最后半支千两茶祭了江,当夜就来了暴雨,救活了三万亩茶园。”他忽然指向碑身底部,那里不知何时聚满了细小鱼苗,围绕着“福字岩”徽记,竟摆出花卷茶柱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