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余烬新生(1 / 2)

病毒爆发第86天,末日的阴霾已深深笼罩世界许久,然而,在这看似绝境的时刻,一丝关乎文明存续的曙光,却从南极冰芯中那枚古老的手指化石上悄然透了出来。

科研人员对南极冰芯手指化石进行了详尽的dNA分析,竟发现其携带与陈默相同的基因突变——rs671位点。更为惊人的是,指腹刻有二进制编码,换算后竟是太阳黑子周期。而包裹化石的冰层中,含有的纳米机器人残骸,其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现有认知。

以此为线索,众人建立起病毒 - 太阳黑子 - 纳米机器人三角模型。原来,太阳活动低谷期会触发纳米机器人苏醒,它们释放病毒以筛选文明的抗压能力,只有合格的文明才能获得地心遗迹的访问权限。

为了进一步探索真相,众人尝试用火山灰制备硅基芯片,以此复活纳米机器人,虽然激活率仅有0.7%,但已实属不易。而陈默的血液因其抗原与纳米接口匹配,成为了控制纳米机器人的关键介质。然而,黑石商队再次妄图掌控一切,劫持纳米机器人发动政变,他们编程设定了武力镇压协议,试图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

与此同时,静默之盟带来了人尸关系的全新变革。通过先进的脑神经调控网络技术,人类前额叶与丧尸脑干建立起量子纠缠,共享痛觉感知系统,伤害同步率高达92%。而为了维持这一神经电流,需要种植抗寒作物,每公顷土地可供养200人。

基于此技术,混居社区“双生镇”诞生。人类负责抽象思维工作,如科研、艺术、教育;丧尸则承担体力劳动,包括建筑、农业以及危险作业。生育权归全体所有,通过基因优化池制度确保种群质量。

然而,这一理想模式也逐渐显现出代价。神经过载导致癫痫发作率每日增加14%,丧尸劳工因感知到痛苦而集体罢工,同时还发现意识上传会产生记忆偏差,存在人格解体的风险。

在地心圣殿,文明的命运迎来关键节点。通过七重考验,人类解锁了知识库。在气候调控考验中,成功修复臭氧层空洞;物种仲裁判定病毒为地球的免疫细胞;文明答辩时,人类用72小时阐述了自身存续的价值。

作为通过考验的馈赠,人类获得了大气病毒净化技术,但代价是拆除所有重工业;领取物种平衡手册,手册限制人类数量需小于1亿;还继承了恒星际通讯阵列,得以向猎户座发送文明简历。

然而,最终的代价也极为沉重。20世纪后所有电子数据被抹除,以防止技术滥用;人类被植入基因锁,脑前额叶发育受到控制;所有核能与化石能源设施也被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