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对如此绝境,幸存者们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展开了生存技术革新。他们利用温泉构建起地热陷阱,水温保持在≥45c,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御圈,让靠近的丧尸和变异动物望而却步。通过丧尸肌肉发电系统,每具丧尸能产生0.2kw的电能,在能源体系崩溃的当下,为基地提供了宝贵的电力支持。激光致盲装置的有效距离虽只有15米,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成为对抗丧尸和变异动物的有力武器,使它们暂时失去行动能力。
在这艰难的时刻,人性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是否使用感染者作为诱饵,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一方面,这或许能为防御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这又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伦理。截肢者劳动配额的争议也在人群中蔓延,有人认为他们身体残疾,无法承担过多劳动;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个人都应尽自己所能。更为残酷的是,儿童也被迫参与到尸骸处理工作中,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扛起了生存的重担。
在这永夜的黑暗中,幸存者们坚守着防线。他们在病毒遵循RNA病毒进化速率每月1.2个位点突变,以及动物传播符合宿主跳跃规律的情况下,艰难地寻找着生存的希望。丧尸能力虽然不断进化,但也被控制在一定上限,最高移动速度不超过常人的70%,工具使用不超过3步操作,群体协同规模不超过50个体。同时,他们也逐渐掌握了病毒与环境的互动机制,知道在 - 20c时病毒活性会降至10%,25c时达到峰值;湿度大于80%会加速丧尸腐败,小于30%则会进入休眠;紫外线灯持续照射3小时可灭活病毒。这些知识成为了他们与丧尸和变异动物斗争的有力武器。
在这末日的永夜中,人类能否突破重重困境,在丧尸和变异动物持续进化的威胁下重建文明的曙光,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幸存者们深知,唯有坚守防线,不断适应变化,才能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寻得一丝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