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往事(1 / 2)

“人性真是太可怕了,陈教授也是这样说的。”

羲和的叹息一声,殷缺也是看着头顶有些跳动的灯光,心情很复杂。

在羲和执行记录之前。

一艘名为南岭舰的后勤舰受联邦安委会与pRc工信部命令,前往新发现并已经成功连接的星域pRc-19部署人工智能“羲和”用于中继连接‘新伊甸’系的星域网络终端。

任务预计耗时4年零三个月,由狂风级巡洋舰宝庆舰、雁城舰、武陵舰护航,工程舰零陵舰一同前往。

这本是一次轻松而愉快的航行,因为目标星域代号pRc-19,已经被完全探索完毕,且部署有安全设施。

南岭舰此次任务搭载乘员1073人,乘员有各个领域工程师、高级技术员、陆战队员、大学生志愿者,由联邦各成员国选派,pRc太空军中校解锋为舰队指挥员。

在航行至距离目标星域1700光年外的代号USN-03星域双恒星星系时遭遇了未知的能量风暴袭击。

舰队失散,南岭舰功能损失95%,在维持生命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导航计算机寻找到距离最近的行星进行迫降,在失去动力后,被行星引力捕获,在环绕三周之后坠入大气层内部。

在坠入行星地表三个月后,舰长解峰中校宣布放弃维修南岭舰。

人工智能羲和计算短期内无法维修完成,在材料设备完整的情况下,南岭舰维修需要历时14年,而在这里,现有的情况下,需要227年。

所有成员一致决定就地安置后发射求救信标等待联邦增援。

但发射的信标离开大气层进入近地轨道的瞬间被摧毁。

轨道外已经被战舰遗骸的碎片布满并环绕星球飞行,至少在三十年内无法完全被引力作用和大气层消耗。

活下去成为了目前任务的第一优先级,自救委员会成立,由pRc太空军中校解峰主导,各领域专家、各成员国代表一起决策未来走向。

各个领域的工程师很快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还的pRc的士兵,被称为人民子弟兵的他们依然是如此可靠。

第一个基地的建立只耗时三个月建立完成。

随后是探索、开发、改变。

利用地热能量电解水改变大气环境。

科技改变生活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部署第一个百年计划之后,解峰中校进入休眠,羲和见证了这些意外坠入行星地表人类的自救过程。

一切都向好的事情发展,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

宗教会在绝境的时候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寄托,也会在绝境时爆发式的扩张。

联邦对于绝大部分宗教的态度是宽容的,各成员国也是尊重个人的宗教信仰,只要合理且合法。

但宗教传播者在发现信徒而带来的利益之后,一切都变了。

起初,宗教传播者只是为了给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者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或是说在困难处境时给予一丝心理寄托。

但随着信徒对于传教者的尊重,在分配物资的优待使得生活被改变,以及信徒因宗教信仰对其产生的服从性激发欲望之后,传教者甚至把自己认为是信仰神只的化身。

当然,起初一切都是暗地发生的,pRc太空军的战士一旦发现了影响任务的不稳定因素都会预警且清除。

很快,基地开始对外扩展,人口、科技成为必要的生产力。

人口也在生物工程的推动下增长。

无非伦理问题,人口不足已经是制约发展的存在了。

自救委员会曾经有人提出质疑,及后续无法带走这么多人口时,一部分人会是否被放弃,但随后这一说法被否定,星际开发本就伴随殖民,连接联邦星域之后并一切可以恢复正常,而且恢复的科技水平会给殖民者必要的生活保障。

人口繁育计划稳定执行,基地扩张至十三个,根据各自意愿由原国度人口开始分散发展,但主任务不变,却各自进行侧重发展。

但自救委员会知道,不知道为何,对外太空发送的信号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意味着这里的人可能已经被抛弃。

这是无法和第二代的新生代人口提起,其中还有第一代的部分乘员。

不是所有人都有信仰和信念。

第一个五十年,一部分乘员自然衰老故去,为了这里以及联邦,他们放弃休眠,为这里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冷冻舱是有限的,休眠药剂也是有限的,它们必须留给最重要的人,无关阶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后来的人,也就是人口繁育计划之后出生的人尊称他们为先驱者。

一部分乘员被自救委员会要求进入休眠且定期苏醒以保证委员会及计划的继续进行。

pRc太空军中校解峰在其中,并作为指挥员指挥计划进行。

期间,由人工智能羲和监控并预警。

第二个五十年,计划进行如火如荼,随着近地轨道上战舰残骸消散后,多次发射探测器以及求救信标进入外太空,但一直无进展且没有回应。

自救委员会被唤醒进行决策,决定下一步计划以行星改造为主。

及在无法得到联邦救援的情况下,扎根地表,随后利用现有科技重返外太空。

同时在各领域挑选优秀者,作为“火种”,进行休眠,以保障科技断代的情况不出现。

小型太空船的建造被提上日程,由pRc所在主基地先行进展。

因为羲和需要运送至pRc-19星域安装,以保障星域网络的连接。

这是任务,也是南岭舰全体官兵的使命。

第三个五十年....

第四个五十年....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第五个五十年计划初。

最开始是由成员主要为联邦成员国EU人为主的阿斯加德基地拒绝接受自救委员会的指挥,由SE人为主的维京基地爆发极端宗教势力,宗教势力取代了原有的管理者,两个基地拒绝主基地的领导。

理由是pRc执行的小型太空飞船建设任务是抛弃绝大部分人在这颗星球,是为少数人服务,属于“叛逃。”

一次小行星坠入地表事件结束了阿斯加德基地的胡闹,三千人遇难。

但实际的祸根在维京基地,宗教势力在这里蓬勃发展并开始在各个基地蔓延,阿斯加德的毁灭更是给了宗教发展的借口,亵渎神只被小行星击中是天谴。

这颗代号“码头”的行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卫星,有巨型引力源的存在,小行星撞击事件只是自然发生事件。

为此,主基地pRc太空军发射近地轨道卫星,以提前预警。

更多的人在这时投入了宗教的怀抱,加之被烙印上身份的生活让一部分人为之厌恶。

“码头”出生的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定义了身份,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一切原本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猜疑、妒忌在“码头”这颗星球上开始蔓延,宗教开始企图越过自救委员会成为掌控者,但均被pRc主基地按下。

枪口一致对外的理念下,pRc士兵并没有对宗教进行清洗,因在对传教者的无条件信任下,其绝大部分信徒对于自救委员会下达至传教者的指令执行彻底,加之pRc太空军对于热武器的严格控制,这次只是被当做是一次民意的集中表现。

伴随最初一代乘员的连续离世,自救委员会影响力减弱,新生代开始被宗教渗透。

第十次火种计划失败。

十三座基地中,八座已经被宗教控制,新生代的人甚至忘记了之前的一切,宗教给予他们精神控制以及所谓的灵魂自由,以至于自救委员会成为了主教们口中的强权政治。

强权政治必须被抹除,得到肉体的解放,获得最终的自由,这里属于神的怀抱。

坠入“码头”的第545年,宗教裹挟民意对除主基地外其余四座基地发动了攻击,加之内部已经被渗透,两座基地沦陷。

发动攻击的第三年,热城、玫瑰城的能源反应堆被先后引爆,巨大的爆炸席卷整个星球,液化后的金属、矿物被抛入大气层,导致生存环境被破坏,近地轨道卫星被冲击波摧毁,进入无序时代。

这也是这颗行星称为等离子行星的原因,却也在冥冥之中保护了这里千年之久。

一切都被加罪于自救委员会以及pRc基地。

幸存者在宗教的煽动下对主基地发起了攻击,完全没有思索这一切祸根来自他们精神寄托的宗教。

面对幸存者的攻击。

防御指挥官下达了放弃抵抗,并要求所有士兵还有军官放弃主基地,保护民众,按照提前预定计划分散撤离。

这是来自解峰的命令。

“努力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他们吗?按照计划行事!”

被唤醒的解锋中校毫无惧色的看着发生的一切。

pRc太空军士兵放下了对准这些曾经保护对象的枪口。

疯狂的宗教是没有理智可言的。

已经有狂热的信徒将自己一切不幸发泄在了一些没来得及离开的士兵身上。

这也是解峰中校最后悔的事情。

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他完全可以毁掉这一切。”

羲和遗憾的说道。

“再给我下达沉睡命令之后,他最终也迎接了属于自己的死亡。”

“基地虽然沉入湖中,但大门永远是打开的,最后的能源被用在了作物、动物培育以及我的最低功率运行。”

说着,羲和挥手,影像出现,只不过,并不是全息影像,而是监控画面,画面里是数千年前的主控室。

舱门从外打开,解峰被箭矢钉在了指挥椅上。

就在一群宗教信徒狂笑着准备斩首解峰时,舱门外一道身影冲了进来,转眼间就将闯入的信徒击杀,是那架现在还在舱门外守着的机器人。

解峰制止了机器人准备击杀最后一名信徒的行为,并将一份东西交给了他,殷缺很快就发现,交给那名信徒的东西,正是自己阿公给自己的。

直到这时,殷缺终于理解了解峰的意图。

历史会证明对错,现在任人宰割的遗民部落就是最好的解答。

但数百年的努力,八代数万人的牺牲不能被毁灭。

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这里,是宗教的信徒也好,联邦的援军也罢。

那么,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会有结果。

脑子发热的宗教信徒不会思考这些,他们甚至以为长驱直入主基地都是神的恩赐,殊不知,这只是计划的一部分。

“一位纯粹的军人,九死无悔的那种。”

看着羲和,殷缺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人工智能无法理解解峰的所作所为。

情感会左右思想,但人类渴望又惧怕有情感的人工智能。

“对了,既然你接受了任务,唤醒了我,那么,先去领取,嗯,他们的遗产,你的第一份报酬。”

羲和不喜欢殷缺的回答,但看到殷缺不想再说别的,于是乎换了一个话题。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