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诊时的掌纹》
第三十天的超声科诊室,探头在顾承川掌心焐了三秒才贴上胸口。实习生们的白大褂蹭着他的病床,显示器上的回声图谱像片初春的湖面,“心尖软肉” 区突然荡开道细微褶皱 —— 像极了他三十年前在洪水中,给第一个患者留的呼吸缝。
“顾老师,这里的纤维化程度比正常值低 12%。” 超声科主任的指尖划过屏幕,声音里带着惊叹。顾承川却盯着那道褶皱,想起隔离期间小陈在防护服上画的心尖坐标,想起沈星遥说的:“您的每个患者,都在您心里留了道缝。”
小陈突然挤到前排,手里攥着份文件,纸页边缘还带着发热门诊的消毒水味:“我们申请把‘医者体温保护条例’写入诊疗规范。” 他的耳朵发红,护目镜早已摘下,露出眼下淡淡的青黑,“附件是疫情期间所有实习生的掌纹扫描。”
显示器切换成掌纹图像时,顾承川的掌心突然发颤。每个掌纹中心,都有个用超声定位的红圈 —— 正好对应心尖软肉区的位置。他认出其中有小李的掌纹,拇指根部的老茧和他 1998 年的指纹一模一样,那是反复练习断针手法留下的印记。
“条例第一条:触诊前需将手部温度升至 36.5c以上。” 沈星遥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镇沅黏土心,“第二条:缝合时需预留 0.3 毫米呼吸缝,宽度以医者掌纹能自然通过为准。”
顾承川的手指抚过自己掌心的老茧,那里还留着枣核针的刻痕。他突然想起李建国临终前的话:“好的医者,掌纹里要刻着患者的心跳。” 此刻显示器上的掌纹图谱,每个红圈都在轻轻跳动,像无数颗微型的心脏,在医学的坐标上标定方向。
“顾老师,” 实习生小张举起手机,相册里存着他们在发热门诊的合影,每个人的掌心都对着镜头,“我们把掌纹做成了屏保,红圈是您教的‘心尖定位点’。” 顾承川看见,自己的掌纹排在最前面,老茧正好覆盖红圈中心,像道天然的保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