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手术衣的折痕》(1 / 2)

《手术衣的折痕》

介入手术室的无影灯将王主任的新手术衣照得泛白,左胸位置的 “磁导航认证” 标识闪着冷光,却盖不住袖口褶皱里的淡黄色碘渍 —— 那是三十年传统手术留下的印记,像老树皮上的苔藓,在新技术的光泽下固执地生长。

他盯着控制台,磁导航的定位光斑正在患者心尖区画出弧线,与他 1999 年手绘的触诊轨迹分毫不差。“血管分叉角度 67 度,” 他的手指在触屏上轻点,“和老周那次一样,先退 0.5 毫米,” 导管应声后移,光斑在血管壁投下微小的阴影,“再进 1 毫米,避开钙化斑块。”

李小南的笔尖在手术记录上飞速滑动,突然发现这个动作对应的 “王式微调” 参数,早在三个月前就被顾承川录入磁导航系统。屏幕上,导管推进的压力曲线与王主任当年抢救老周时的手感记录,在数据轴上重叠成金色的线。

手术衣的领口蹭过无菌面罩,王主任闻到熟悉的碘伏味中混着淡淡金属气息 —— 那是磁导航导管的镍钛合金味。他想起二十年前的断针,在手电光里闪着铁锈色,却同样带着体温的重量。“现在的导管,” 他轻声说,“像把会听话的断针。”

患者的心率突然加快,磁导航系统立即亮起手动干预提示。王主任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划出弧圈,导管以 0.1 毫米的幅度螺旋前进 —— 这个动作,和他 1998 年在洪水中避开碎骨片的缝合手法,肌肉记忆完全一致。李小南看见,实习生们的眼睛在护目镜后发亮,像看见传说中的老匠人在操控精密仪器。

当导管精准抵达靶血管,王主任的拇指碾过末端磁体,温度与掌心一致。耗材单打印出来时,他盯着 “手术时间 38 分钟” 的数字,想起去年同类型手术耗时 55 分钟,射线暴露量更是只有当年的三分之一。“老周要是能赶上这技术,” 他喃喃道,“现在该能多钓几年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