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手会唱歌。” 儿子突然说,输液管在他掌心发出细微的嗡鸣。顾承川笑了,用另一只手轻捏输液袋,模拟心脏收缩的压力变化:“这是左心室在泵血,” 他哼起非洲部落的调子,“咚吧咚吧,像驼队走过沙漠。”
暮色漫进病房时,李小南送来新的输液泵,却看见顾承川正用枣核针挑动输液管,让药水流出的速度与儿子的心跳同步。“老师,这比仪器还精准。” 年轻医生感叹。顾承川摇头:“仪器是刻度,人心是温度,刻度能学,温度要捂。”
儿子突然指着盐水瓶的光斑:“看,星星在跳舞!” 输液管的震颤让光斑碎成星屑,洒在顾承川的白大褂上,像极了他每次手术后,沾在衣襟上的细小血点 —— 那些曾被他视为 “补漏痕迹” 的印记,此刻在儿子眼中,都是会发光的星星。
他在病程记录里画下输液管的螺旋,旁边写着:“今天用输液管教会儿子导丝震颤,他说这是‘液体的桑巴’。李医生说过,医学不该关在玻璃柜里,而要像流水一样,能被孩子捧在手心,能跟着心跳跳舞。”
当月光取代夕阳,输液管的震颤声与监护仪的滴答声,在病房里织成温柔的网。顾承川握着儿子的手,感受他指尖的温度,突然明白:最好的磁导航,从来不是屏幕上的光斑,而是父亲掌心的震颤,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永远共振的、最温暖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