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刘鹏尊文帝为太上皇,自己在京城加冕为帝,改国号为南汉,帝号明帝。同时昭告天下,南汉国所辖领土为冀、晋、 鲁、豫、皖、江、鄂七州,放弃原大汉国其余各州管辖权。
刘鹏称帝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迅速吹遍了原汉国大地,也传到了秦州。
这一日,长安城晋王府内,刘轩的主要谋士都聚集在了御书房之中。
秦修开口问道:“王爷,你打算什么时候登基?”他这问题,代表了大家的心声,众人都看向刘轩,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
刘轩一愣,他从未想过要当皇帝。在他的心中,晋王这个称号已经足够他守护这片土地,保护这里的子民。于是,他疑惑地反问道:“我没打算登基啊,还用晋王的名号不好吗?”
秦修轻轻摇头,说道:“太子已然称帝,并发布告示放弃西北四州。当前这四州的官员们人心惶惶,他们都在观望王爷的态度。如果王爷无动于衷,很可能会有人心生自立之心,届时西北四州必将陷入混乱。”
汪太冲在旁连连点头,附和着说道:“王爷,属下赞同秦先生的意见。王爷用晋王称号管理辖地,已不适合当前形势,不利于民心稳定。”
墨云笙也站了出来,语气诚恳:“王爷,多年来,许多人始终追随在你身边,可时至今日,他们仍然只是家臣,没有正式的官职。如果王爷能顺应时势,称帝建国,这些人便能获得正式的朝廷官员身份。这不仅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肯定,更能激发他们的忠诚与热情,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轩闻言,心中不禁泛起波澜。他深知三人说的句句在理。
人心所向,皆因利益所驱。若想让手下人忠心耿耿,认真办事,就必须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利和好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称帝,无疑是一个能够重新分配权力、稳定人心的绝佳机会。同时,称帝也能向外界展示他的决心与实力,让那些觊觎西北四州的人望而却步,为辖区的和平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考虑了一下,刘轩终于点头,道:“好吧,就按你们说的。但我父皇尚在,我只称国主,不做皇帝。”
数日之后,刘轩在众人的拥戴下,正式建立了北汉国,定都长安。
当天,刘轩召开北汉第一次朝会。他端坐于龙椅之上,郑重任命墨云笙为首辅,汪太冲为左丞相,秦修为右丞相,三人组成内阁,管理内阁学士。
紧接着,刘轩宣布了对六部制度的改革。他打破了传统的六部格局,创新性地设立了十二个部门,分别是吏政部、国防部、教育部、司法部、财政部、农业部、商业部、工业部、科技部、建设部、水利部、外交部。这些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也更好地适应了北汉国当前的发展需求。
随后,刘轩对各部门尚书的人选进行了宣布——丁坤为吏政尚书,耿光齐为国防尚书,齐自励为教育尚书,许自律为司法尚书,黄自查为财政尚书,鲍楚为农业尚书,米大年为商业尚书,唐伯远为工业尚书,唐为木为科技尚书,钱佳为建设尚书,原肃州巡抚顾文东为水利尚书,米横田为外交尚书。
接着,刘轩公布各州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各部门侍郎的名单。
最后,刘轩宣布封云朵为锦衣卫指挥使,负责监察全国各级官吏。刘轩还提议准备在未来设立百姓代表制度。他计划每三年举行一次选举,由各地选出的百姓代表前往长安,向内阁成员直接反映民间的各种问题与需求,并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