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欢声笑语尚未消散,新的危机已如汹涌的暗流,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下翻涌。王晓东站在 “人造太阳” 装置前,凝视着那团跳动的蓝色等离子体,卫星电话突兀的震动打破了短暂的宁静。李维民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省长,国际专利局收到匿名举报,称钬基合金技术涉嫌抄袭,要求立即暂停相关专利申请,并对我们展开全面调查。”
王晓东的手紧紧握住电话,女儿送的陶瓷小太阳挂件在胸前轻轻摇晃。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联系中科院的专家团队,整理所有研发日志和实验数据。通知法务部,准备好完整的证据链,我们绝不能让别人抢走属于我们的成果。”
与此同时,在阿尔卑斯山深处那间神秘的会所里,戴着银色面具的神秘人看着关于钬基合金的新闻报道,发出阴冷的笑声:“中国政府以为一次胜利就能高枕无忧?这次,就让他们在专利的泥潭里无法自拔。” 他的手指在全息投影上快速滑动,一份详细的 “专利围剿” 计划缓缓展开。
西南省省委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罗卫国书记将国际专利局的调查文件重重地拍在会议桌上:“这摆明了是又一次阴谋!他们就是想阻止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继续前进。” 王晓东调出研发团队整理的资料,激光笔在屏幕上划过:“从最初的灵感闪现,到每一次实验的改进,我们都有完整的记录。这次,我们要把真相公之于众,让全世界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创新者。”
在准备应对专利调查的同时,王晓东还惦记着滇南矿区的情况。他换上矿工服,戴着安全帽,再次来到矿区。曾经罢工的矿工们看到他,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疑虑。一位老矿工走上前来,声音低沉:“王省长,我们相信你,但大伙心里还是没底,转型真的能有出路吗?”
王晓东带着矿工们来到新建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厂。车间里,现代化的生产线有序运转,曾经的矿工们经过培训,正在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大家看,” 王晓东大声说,“这里的每一台设备,都可能会被运往世界各地,为人们带来清洁能源。你们不再是挖煤的矿工,而是清洁能源的创造者!” 老矿工们的眼中渐渐有了光芒,掌声在车间里久久回荡。
然而,国际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国际标准组织突然宣布,将重新修订新能源材料标准,而主导修订的,正是那些对中国充满敌意的西方国家。他们提出的新标准,几乎完全针对钬基合金,试图将其排除在国际认可的范围之外。
“这是一场标准之战,比专利战更关键。” 王晓东在省委紧急会议上说,“如果我们的技术不被纳入标准,就意味着失去国际市场。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 他亲自带队前往国际标准组织总部,与各国代表展开激烈的谈判。
谈判桌上,西方代表们言辞犀利,试图用各种理由打压中国的提案。“王省长,你们的钬基合金技术缺乏长期稳定性验证,” 美国代表约翰逊冷笑道,“这样的技术怎么能纳入国际标准?” 王晓东不慌不忙地展示一系列实验数据和实际应用案例:“约翰逊先生,我们的技术已经在多个项目中稳定运行,性能远超现有材料。如果因为偏见而拒绝先进技术,这才是对全球新能源发展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