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汉帝,横征暴敛,东征西伐,已犯众怨。更兼自乱朝纲,阉庸并立,已大势去矣。
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不可谓无罪也。
以暴治世,天下生怨,固当亡也。聚大义之师攻伐无道之君,皆含怨而来,势不可挡。
汝朝中之军,久疏未战,城中民众,积恨已极,铁骑到处,踏为齑粉。
今岁饥民贫,卒食半菽,汝等为何助纣为虐,何敢言高祖伐楚,攀比古之仁义之士。
汉无道,暴虐人民,致使宇内交怨,不共戴天。
义军其狂风扫落叶般气势,登时使之威震宇内,名扬天下。有志之士,四方来效,汝为何不降?”
一番争论,关羽羞愧难当,不敢多加言语,只得用沉默表示尴尬。
汉朝以暴制暴,劳民伤民,官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尸位素裹,压榨民脂民膏。
上行下效,致使天怒人怨,烽火染遍四海。
况且关羽本人也是因为看不惯当地豪情欺压良善,路见不平,才奋起杀人,这才不得以隐姓埋名,背井离乡,四处流亡。
关羽一脸呆愣的望着武临,那张略显稚嫩脸上,仿佛有道不尽的沧桑,说不完的故事。
此刻,他才第一次认识到,武临所统帅黄巾军的不同,道听途说下,更显得仁义无双。
其他黄巾四处劫掠,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裹挟百姓,滥杀无辜。
关羽首次对武临产生了共鸣,认可汉朝残暴不仁,产生了一丝情感上认同。
毕竟对方确确实实为民作战,军纪严明,宽厚待人,不失为一代明公。
高顺、卢植等人也感到惭愧万千,与武临宽宏之举比起来,他们的确是成为暴政爪牙,屠戮黎民百姓,罪孽深重。
武临对这群汉军将领,并不感冒,毕竟他还顶着一副叛逆帽子。
他们自诩为正义,怎么会因为几句话,就热血上头兵戈反击,冒然参与造反大事。
而且汉朝气数未尽,各地诸侯蚕食地盘,招募兵马,割据称霸,世家豪族依然忠心汉室,维持着这艘破烂大船。
巨鹿之战未曾有结果,天下各势力仍在观望,对汉室保存幻想,仁人志士思虑匡扶社稷。
所以当务之急,并不是招贤关羽等降将,他们还需要一定时间去消化,每个人都有眼界局限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武临必须击垮盘踞巨鹿的汉朝军队,才能让他们接受现实,抛除幻想,为新生政权效力。
处理完汉军俘虏中心思浮动、甚至意图卷土重来,倒戈相向之事后。
武临还顺带着震慑各大手脚不干净的世家,他们心怀鬼胎,暗中布置人手,鼓动人心,导致后院起火,实为一大毒瘤。
虽然是一群宵小之辈,伤害不大,却如蛆附骨、如影随行,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着实令人感到如鲠在喉。
“踏踏踏!”
武临手提利刃,催马上前,目光如炬,精神矍铄,眼中冒着森严寒光。
直直凝视着泪流满面,披头散发,可怜楚楚,被吓得花容失色的冯小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