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祠祭重事励军心(四)(2 / 2)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45 字 1天前

故稽考古制,求之先王,特绘功臣之图,收存于阁,以示朕追思功臣之义。于戏!天子六师,战士鼓熊罴之气;将军三令,阵图分鹅鹳之形。刑马誓功,诚信着于天下;椎牛飨士,畏爱洽于军中。霍去病不以家为,马伏波老当益壮。孤虚阵法,更成偃月之功。燕虎奇姿,将画凌烟之像。永光信史,佑我丕图。

用兵伐敌,国朝之重臣;摧锋斩将;实寄于士卒。朕惟立国以来,经年用兵,战殁士卒,魂无可依。特命两京及省道府县皆立悯忠之祠,凡赴国难,必受国祭,庶几慰英灵之所在,祈忠魂之庇佑。尔其钦哉!

朱载坖的诏书下达之后,首先作出反应的就是一众边关大将,他们纷纷向朱载坖上疏表示支持,对于武将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画图凌烟阁更加荣耀的了,而对于基层的士卒们来说,建立悯忠祠也对于他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人事死如事生,对于身后之事是极为重视的,士卒们血战沙场,朝廷除了要保障医疗和妥善安置抚恤之外,各种祭祀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点尤其是对于士卒们是很重要的,大部分的士卒都是年轻士卒,不少人还没有后代,而朝廷以悯忠祠予以祭祀的方式,就是要解决士卒们的后顾之忧,激励士卒们在战场的用命死战,朱载坖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提高军功的含金量,激励士卒们作战,这使得大将们都上疏表示支持,连一向不怎么在这些事情上发言的戚继光都亲自上疏认为此举实系致胜之要。

在朱载坖的督促之下,和祠祭有关的一系列的工程迅速开工,朝廷对于此事是极为重要的,朱载坖多次下诏,要求地方官府务必要对此事上心,祭祀的时候也必须有州县正印和督抚总兵等官员参加,以示朝廷对于这些殉国将士的尊重。

而很多武将们则是摩拳擦掌,准备多弄点军功,好在博个绘图紫光阁的待遇,毕竟自古能够绘图麟台就是无上的荣光,甚至比之封爵更加荣耀,这些情况也早就在朱载坖的预料之中,朱载坖就要激励这些将帅士卒们奋勇作战,开疆拓土才行,这样才能锤炼出一支强军,打出大明的军威国威。

处理完了这些事情,朱载坖今年的重心还是放在科举制度的改革上来了,之前朱载坖就和张居正等人商量过了,大明的进士们,在地方担任正印官的时候往往不能够有效的行使权力,而且多依靠师爷来处理政务,这在朱载坖看来是不行的,州县正印必须有足够能够控制整个衙门,否则的话怎么帮朝廷控制地方?

所以朱载坖责成内阁和吏部、礼部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办法,还有就是各种专业人才的选取,随着大明朝廷的权力扩张,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分理庶务,最重要的就是法律和算学,朝廷现在在地方设立巡检、推官、大理寺分司等衙门,还有推行预算和审计制度,都需要大量的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