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驿传道,负责整顿辖区内部的驿站,保障朝廷的文书转递,除此之外,重要的就是总督、巡抚衙署的官吏配置,之前这两个职务都是钦差性质,总督、巡抚衙门都没有一定之规,完全是随心所欲的设置,巡抚衙门未设佐贰官,日常事务由六房书吏及幕友处理,正式编制仅巡抚一人。
之前很多督抚也强调:“官府衙门不能不用吏役,外官衙门不能不兼用幕宾,得其人可收指臂之助,非其人遂成切身之害。”
但是当过多年督抚的右都御史杨继盛直接指出这种情况的弊端,他说道:“陛下,吏役之设,各衙门不能不用,但官用之以任使,百姓畏之如虎狼,且此等人数既多,平日更可倚仗官势朋比为奸,无弊不滋,无恶不作。”
这些部院重臣们大多都有督抚经历,对于总督、巡抚衙门的设置还是有一些经验的,虽然总督、巡抚衙门的架构大多和督抚们的习惯有关,但是还是有一定之规可循的,首先就是人员,督抚衙门中主要有三种人,其一是督抚延聘的幕客,有的充当参谋顾问,有的分管各项具体工作,是衙门中高级办事人员;其二是胥吏,胥吏是衙门中负责办理某项事务或办理文书的书吏;其三是衙役,这是衙门中低级的专司拘提奔走的人员。
其次就是内设部门的设置,这点上各督抚衙门都是大同小异的,督抚衙门的办事机构一般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分房办事。这样,上可与朝廷的六部相对,下可通过布政使、按察使等机构统辖指挥各府、州、县的各项事务。
吏房负责统辖所属官吏的考课及候选官员等事项;户房统管每年赋税、丁差、杂课等项;礼房经管春秋二季祭祀、考试、学校、庆贺等项事务;兵房经管门房、民壮、驿递、夫马等事;刑房统管人命、盗逃、词讼、保甲等重大司法工作;工房管修造和置办各种军需等。各房均雇佣胥吏若干名,负责办理日常各项事务。
还有督抚的中军副将一员,负责统帅抚标营和督标营,文武巡捕各一人。文巡捕负责充当高级文职官员谒见总督的礼宾员;武巡捕负责充当高级武官谒见总督的礼宾员,并负责维护衙署内部之正常秩序。设监印委员一人,专管典守钤盖总督关防。设收呈委员一人,负责收受所属文武官员及民人百姓的呈词。
这些基本上就是督抚衙门的架构了,朱载坖认为,要予以正规化,就是用朝廷的官吏来替代这些所谓的幕宾、胥吏、书办等,使得督抚衙门成为一个正常的大明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