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参加红军的?正当神兵行将瓦解之际,碰巧来了红三军。红三军活动在沿河县的铅厂坝、谯家铺、枫香溪一带,在那里打富济贫,将那些有钱有势随意压迫老百姓的土豪除掉,将财主家的土地、财产分给穷人。神兵们得知这些情况,认为正合符神兵斗争的要求,便相约前去投奔红军。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参加红军的,时间是1934年6月。同我一起投红军的有杨胜利、杨胜流,还有瓦厂坡的杨承品和枫香溪参加红军队伍,被编入纵队师,大部分时间是打仗,在村子里、山坡上,昼夜跟敌人周旋,有时搞点训练。大约经过半年光景,我们一同参军的人都分散了。二六军团会师后,在酉阳南腰界整编,我被编入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在团部当通讯员。后开往湖南,1935年春,在湖南永顺县交头寨跟敌人打了一仗,撤下阵地时,我与同时参军的杨胜流见过一面,此后不知他何时离开部队。一同参军的人一个也没见着过了。
1935年6、7月间,我被调到湘鄂川黔苏区独立团当班长,大概是十月份被提任排长。11月19日开始长征,我们部队从大庸出发,绕了几个圈,从湖南转到贵州,经铜仁、江口、石阡,而后进入黔西、大定、毕节。在大定打了一个大胜仗,在新场也打了一仗。1936年2月在大定城西北将军山打退了强敌的围攻。4月渡过金沙江,分成左右两路进军,爬过雪山,在四川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合。接着过草地,在草地大约走了将近一个月,下雨天气多,泥滥路滑,几乎天天有仗打,万里路上无人烟,生活艰苦到了极顶,拖得弹尽粮绝,吃皮带、嚼草根,红军损失的人不少。出草地后,过甘肃明县的腊子口,在古园县与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以后就在陕甘宁建立陕北苏区根据地。1936年“双十二”西安事变时,我们部队从甘肃怀县的洪德镇开到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部建立联军,准备和胡宗南部决战。到西安后,我们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我被编入102师。“七·七”事变后,我部开往前线,在华北平原与日寇作战。我历任连长、营长、团长、侦察队长、情报科长、游击支队长(副师级)。1941年我被调保卫延安,在三五九旅警卫团一营任营长。1943年三五九旅南下,在大别山与新四军五师会合,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包围中原,我们又突围回到延安。
我参军后,在长征中入党,在南征北战中负大小伤五十余次,重伤休息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达十四次,死去又复活达五次,所以现在成了二等甲级残废人。
解放后,1952年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八师情报科长转业到地方,在兰州任甘肃财政厅人事处处长。以后担任过大生冶材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建筑机器厂厂长,工人医院院长,庆阳地区民委主任,庆阳地区工业局长。久在甘肃工作,1970年4月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