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以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为依托,人民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吸引设计师、艺术家入驻,开发红色主题文创产品、民族特色工艺品。打造文化演艺产业,编排以黔东革命历史、民族生活为题材的舞台剧、歌舞剧,如《黔东烽火》《苗岭欢歌》等,在本地演出同时,推向全国舞台。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文化直播、短视频创作,宣传黔东苏区文化魅力,让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
生态建设:绿色苏区的可持续之路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
人民政府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黔东苏区生态保护。对梵净山等自然保护区严格管理,划定生态红线,打击非法砍伐、捕猎等行为。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在山区、河岸、公路沿线种植树木,恢复森林植被。对矿区生态进行修复,治理尾矿库、废弃矿坑,恢复土地生态功能。如在铜仁某矿区,通过覆土造林、修建生态湿地,让曾经的“生态伤疤”变为绿色景观,守护黔东苏区的绿水青山,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二)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生态与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有机种植、养殖,生产绿色农产品,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发展生态旅游,依托梵净山、乌江画廊等生态资源,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徒步、康养、摄影等旅游项目。如在江口,围绕梵净山发展生态民宿、森林康养基地,让游客亲近自然,体验生态之美,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让绿色成为黔东苏区发展的鲜明底色。
(三)生态意识培育与全民参与
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在学校、社区、企业普及生态知识,举办环保志愿者活动,让黔东苏区群众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建立生态保护奖惩机制,对环保先进个人、企业进行奖励,对破坏生态行为严肃处罚。鼓励群众参与生态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让生态建设成为黔东苏区人民的自觉行动,保障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交通基建:打通发展动脉
(一)公路网络编织
人民政府大力推进黔东苏区公路建设,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成为建设目标。在山区架桥铺路,突破地形限制,如在德江、印江等县,修建盘山公路、隧道,连接偏远村寨与外界。建设农村公路养护体系,保障公路畅通。公路网络的完善,让黔东的农产品能及时运出,游客能便捷进入,极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发展效率,使曾经的交通死角变为发展热土。
(二)铁路与水运升级
推动铁路建设,接入全国铁路网,让黔东苏区与外界联系更紧密。铁路的开通,促进资源外运与产业引入,如秀山借助铁路枢纽优势,发展物流产业。同时,整治乌江等水运河道,建设现代化码头,恢复水运活力,发展内河航运,运输大宗货物如矿石、农产品等,形成公、铁、水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通黔东苏区发展的“大动脉”,为经济腾飞注入交通动力。
(三)交通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交通基建完善促进黔东苏区区域协同发展,沿交通干线形成产业带、城镇带。如沿高速公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沿线乡镇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沿铁路建设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城镇在交通节点发展壮大,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格局,让黔东苏区各地区在交通助力下,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城乡面貌:旧貌换新颜的蜕变
(一)城镇建设提质
人民政府对黔东苏区城镇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民广场、公园、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打造特色城镇风貌。如铜仁古城改造,保留历史建筑与民族特色,融入现代商业、文旅功能,让古城焕发新生。城镇规划注重生态与文化融合,建设绿色生态城镇,提升城镇宜居性与吸引力,让黔东苏区的城镇成为安居乐业、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二)乡村振兴与美丽村寨建设
开展乡村振兴行动,建设美丽村寨。在黔东苏区乡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治理污水、垃圾,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寨环境。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健身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特色村寨,如苗族风情寨、土家传统村落,保留民族建筑风格与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沿河某土家村寨,通过改造民居、挖掘民俗文化,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乡村从“脏乱差”到“美富康”的蜕变,展现人民政府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成效。
(三)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探索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乡村居民享受与城镇相近的教育、医疗、文化服务。建立城乡产业协同机制,城镇企业与乡村合作社合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如印江县城企业与乡村茶叶合作社合作,加工销售茶叶,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互补、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让黔东苏区城乡共赴美好未来。
结语
人民政府成立后的黔东苏区,在岁月流转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政权巩固到经济腾飞,从民生改善到文化繁荣,从生态保护到交通畅达,从城乡蜕变到协同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人民政府的努力与黔东人民的奋斗。这片承载红色基因的土地,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新时代,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黔东苏区将继续在人民政府引领下,传承革命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不断突破,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让红色苏区的新变化持续绽放光彩,成为中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典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黔东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