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回忆录之三(1 / 2)

1934年(甲戌年)农历五月初四清晨,红三军的队伍如同一股红色的洪流,从刀坝向沙子坡挺进 。这片土地上,百姓们的生活长期被土豪恶霸压榨,覃礼坤便是其中臭名昭着的一个。他在当地横行霸道,与冉少波结下深仇。冉少波势单力薄,难以抗衡,听闻红军为穷苦百姓谋福祉,便前去寻求帮助,盼望着红军能为这黑暗的地方带来曙光。

当晚,红三军便派出行动小组前往龙塘抓捕覃礼坤。次日,覃礼坤被押解着路过沙子坡,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看着这个曾经作威作福的恶霸被红军制服,眼中满是敬畏与喜悦。

五月初八,红军继续踏上征程,途径四坳口、冯家屋基,又经枫香溪、长岗岭、南腰界、刀坝、来安营、火烧桥,最终抵达木黄。一路上,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到之处向百姓宣传革命思想,播下了红色的火种。

六月,张均望、冯其云等人来到旧寨坝开展工作。张均望担任独立团团长,宁国学为副团长。他们深知发动群众是革命的根基,于是一到旧寨坝,便马不停蹄地组织群众开会,选举代表。本乡的杨正恩、吴努章、吴开宣被推选出来,代表乡亲们发声。随后,一场盛大的民众大会在旧寨坝的瓦屋(即大坝)召开。会上,张均望强调要推选贫苦农民作为代表,以切实保障底层百姓的利益。于是,陈正国、王焕林、吴希堂、杨槐昌等人在众人的信任目光中被临时选定,肩负起代表旧寨坝乡亲前往白石溪参加会议的重任。

然而,当代表们匆匆赶到白石溪时,红军部队已经开拔至长岗岭。他们又即刻前往铅厂坝,代表大会最终在这里举行。大会由夏曦主席主持,秦育清在会上详细阐述了红军的各项政策,让代表们深刻认识到红军是为人民谋解放的队伍。会议结束后,每位代表都领到了珍贵的文件,这些文件承载着革命的希望与嘱托。王焕林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将文件保存起来,这一存,便是一段见证历史的岁月。

在这次大会上,还进行了特区政府领导的选举。孙秀亮众望所归,当选为特区主席,陈正国、秦育清当选副主席。随后,特区政府在土地湾正式设立,一个为百姓服务、致力于土地革命的红色政权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