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砥区神兵运动概述(2 / 2)

潮砥区神兵,曾有三次大规模战斗。1933年冬,长堡、楠木神坛联手大寺顶神坛攻打印江,行至袁场与印江交界处,遭姜兴尧连队伏击,无奈撤回;1934年二月,印江堰塘、大田神兵被李小英部队袭击,德江野马阡、带子、水吞牛等地神坛集千余神兵支援,他们身系棕绳为记,日夜赶路奔赴堰塘,虽浴血奋战,终因武器悬殊败退,水吞牛神兵王朝明脚板中弹致残,伤痛成了战斗的印记;1934年三月,潮砥、稳坪神兵联合,数千人兵分数路攻印江城,喊着“打下印江,去占长沙”的口号,傍晚抵城。驻守的宋华轩部队,初闻神兵“封枪”传说,临阵又听“打不进,杀不进” 呐喊,见神兵舍命猛冲,便藏于暗处,待其逼近再开枪。神兵以大刀、长矛对抗步枪、机关枪,仍前赴后继,一批倒下一批又上,坚持到天明,终因武器差距惨败。

回望神兵兴衰,武器原始是硬伤,更关键的是组织松散、训练缺失,靠降神迷信提振士气。时隔半世纪,当年幸存老人仍将失败归为“没降来神” ,这是历史局限下的认知偏见,却也折射出他们在苦难中对力量的迷茫渴望。

潮砥区神兵的故事,是乱世中百姓求生存、谋抗争的缩影,带着热血与悲壮,在历史书页里,诉说着过去的挣扎与奋进,供后人品味那段复杂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