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云龙真诚地说,\"你们支持八路军,八路军保护你们。\"
回团部的路上,李云龙和赵刚遇到了从旅部赶来的通讯员。小伙子满脸风霜,显然是一路急行军过来的。
\"报告团长、政委!旅部急电!\"通讯员敬了个礼,递上一封密封的信件。
赵刚拆开信,快速浏览后脸色变得凝重:\"日军第36师团已经开始行动,正向我们根据地推进。旅部命令独立团立即向东北方向转移,到马家峪集结。\"
李云龙接过信,仔细阅读。除了转移命令,旅长还特别提到要提防山本特工队的报复,并询问昨晚战斗的详细情况。
\"看来大扫荡开始了。\"李云龙折起信件,\"通知各营,立即准备转移。伤员和乡亲们怎么办?\"
赵刚早有安排:\"重伤员随旅部野战医院行动,轻伤员跟着我们。乡亲们分散到各个秘密联络点,地下党的同志会照顾他们。\"
转移工作迅速展开。独立团虽然打了胜仗,但面对日军大部队,仍然必须避其锋芒。这就是游击战的精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午后,队伍准备完毕。李云龙站在村口,看着战士们排成纵队,心中百感交集。小王庄虽然只驻防了短短一个月,却已经让他产生了感情。现在要放弃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实在不甘心。
\"团长,都准备好了。\"张大彪走过来报告。
李云龙点点头:\"出发吧。\"
队伍缓缓离开小王庄,向东北方向行进。李云龙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这个寂静的村庄。他不知道日军来后会如何报复,但此刻别无选择。
走了约莫五里路,前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侦察兵飞驰而来:\"报告团长!前面发现日军骑兵,约一个小队,正朝小王庄方向去!\"
李云龙和赵刚交换了一个眼神。日军来得比预想的还快!
\"全体隐蔽!\"李云龙低声命令。战士们迅速分散到路旁的树林和沟壑中。
不一会儿,三十多名日军骑兵从远处疾驰而过,钢盔和军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们似乎急于赶路,没有注意到隐蔽在路旁的八路军。
等骑兵走远,李云龙才命令队伍继续前进。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日军骑兵很可能是去小王庄的,而村里还有少数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来得及转移!
\"老赵,你带主力继续按计划转移。\"李云龙突然说,\"我带特战队回去看看。\"
赵刚一把拉住他:\"你疯了?为了几个老乡冒这么大风险?\"
李云龙眼神坚定:\"那些老人是因为信任八路军才留下的。如果我们不管他们,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乡亲们?\"
\"可这是旅部的命令!\"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云龙已经下定了决心,\"大彪,挑十个身手好的,跟我走。其他人跟政委走。\"
赵刚知道拦不住李云龙,只好妥协:\"一定要小心!如果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李云龙带着十一名特战队员,抄小路返回小王庄。远远地,他们就看见村子上空腾起浓烟。加快脚步接近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怒火中烧:日军骑兵正在村里烧杀抢掠,几间房屋已经燃起大火,村口的枣树上吊着两个人,显然是活活打死的。
\"畜生!\"张大彪咬牙切齿。
李云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冲动。我们人少,必须智取。\"他观察了一下敌情,\"鬼子分散在村里,正好各个击破。记住,优先救老乡,不要恋战。\"
特战队员们分成三组,从不同方向潜入村子。李云龙带着张大彪和另一名战士,悄悄接近村中央的打谷场。那里有五六个日军正围着一名老者,用枪托殴打他。老者满脸是血,却一声不吭。
李云龙认出那是村里最年长的张大爷,已经七十多岁了。怒火瞬间烧红了他的眼睛,但他还是冷静地做了个手势:张大彪从左,另一名战士从右,他从中路,三面夹击。
\"打!\"
三支步枪同时开火,当场撂倒三名日军。剩下两个还没反应过来,张大彪已经冲上去,大刀一挥,一颗脑袋就飞了出去。最后一名日军举枪要射,被李云龙一枪击毙。
\"张大爷!\"李云龙扶起老人,\"您没事吧?\"
老人睁开肿胀的眼睛:\"李...李团长?你们咋回来了?快走!鬼子人多...\"
\"别说话,我们带您走。\"李云龙示意战士背上老人。
这时,其他小组的战斗也打响了。村东头传来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接着是日军惊慌的喊叫声。特战队员们按照训练时的战术,打完就换位置,让日军摸不清到底有多少人。
李云龙小组救下张大爷后,又在一间着火的房子里救出了被困的刘奶奶。当他们准备撤离时,村西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冲锋枪声——不是日军的三八式,而是德制mp18的连发声!
\"山本!\"李云龙心头一紧,\"他果然杀了个回马枪!\"
情况危急。李云龙当机立断:\"大彪,你带老乡们先撤,按预定路线追上政委。其他人跟我断后!\"
张大彪想反对,但看到团长坚决的眼神,只好服从命令:\"团长,您一定要小心!\"
李云龙带着五名战士,向枪声最激烈的村西摸去。远远地,他们看到十多名日军正被一伙穿杂色作战服的人指挥着,向村内推进。领头的那人左脸有疤,正是山本一木!
\"埋伏起来,等他们靠近再打。\"李云龙低声命令,\"优先干掉山本!\"
战士们隐蔽在断墙和草垛后,屏息等待。日军越来越近,已经能听到他们皮靴踩在碎石上的声音。山本走在中间,不时用日语下达命令。
五十米...三十米...
\"打!\"
六支步枪同时开火,前排的日军倒下四五个。山本反应极快,立刻卧倒并滚到掩体后。他手中的冲锋枪喷出火舌,子弹打在李云龙藏身的土墙上,溅起一串泥花。
交火激烈进行。特战队员们不断变换位置,让日军无法确定他们的具体人数和方位。但山本的人毕竟训练有素,很快组织起有效反击。一名特战队员肩膀中弹,血流如注。
\"撤!交替掩护!\"李云龙知道连战不利,下令撤退。
战士们边打边退,向村北的树林转移。山本似乎认出了李云龙,竟然不顾危险带人追了上来。
\"李云龙!投降吧!皇军优待俘虏!\"山本用生硬的中文喊道。
李云龙回身一枪,子弹擦着山本的耳朵飞过:\"优待你祖宗!\"
双方在村北的麦田里展开追逐战。特战队员们利用地形且战且退,又击毙了三名追兵。眼看就要进入树林,突然一发子弹击中李云龙身边战士的胸口,那小伙子一声不吭地栽倒在地。
狙击手!李云龙立刻卧倒,同时大喊:\"狙击手!注意隐蔽!\"
剩下的三名战士迅速找到掩体。李云龙观察子弹射来的方向,发现远处的草垛上有个反光点——狙击镜的反光!
\"十点钟方向,草垛上!\"李云龙指示一名战士,\"我数到三,你开枪吸引他注意,我解决他。\"
战士点点头。李云龙深吸一口气:\"一、二、三!\"
战士猛地探头开了一枪,几乎同时,狙击手的枪也响了。但李云龙已经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稳稳地瞄准、击发。\"砰\"的一声,草垛上的黑影应声而倒。
\"走!\"
四人带着伤员,终于撤入树林。山本的人追到林边就停下了——他们知道在丛林里,优势将转到熟悉地形的八路军一方。
回到安全地带后,李云龙检查了伤员的情况。胸口中弹的战士已经牺牲了,年仅十九岁。李云龙轻轻合上他的眼睛,心中充满悲痛和愤怒。
\"团长,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一名战士问。
李云龙望向小王庄的方向,那里依然浓烟滚滚:\"追上大部队。这笔账,迟早要跟山本算清楚!\"
傍晚时分,李云龙小组终于追上主力部队。赵刚见到他们安然归来,长舒一口气:\"老李!你可算回来了!老乡们都...\"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李云龙身后担架上的遗体,和战士们阴沉的表情。
\"救出了两位老乡。\"李云龙声音沙哑,\"但我们牺牲了小刘...\"
赵刚拍拍李云龙的肩膀,无言地接过担架。战士们默默围过来,向牺牲的战友致以最后的敬礼。
当晚,部队在马家峪一个废弃的窑洞群中宿营。李云龙坐在洞口,望着远处的星空出神。赵刚走过来,递给他一碗热汤。
\"喝点吧,一天没吃东西了。\"
李云龙接过碗,机械地喝着。汤很淡,只有几片野菜和一点点盐,但此刻却胜过任何山珍海味。
\"老赵,你说我们这么做值得吗?\"李云龙突然问,\"为了两个老人,搭上一个年轻战士的生命。\"
赵刚沉默片刻:\"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我们是人民军队,保护老百姓是天职。\"他看向李云龙,\"你今天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抛弃那些老人,独立团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李云龙想起前世自己在网上那些愤世嫉俗的言论,什么\"老人是社会负担\"、\"弱者就该被淘汰\",脸上火辣辣的。现在他明白了,一个民族的脊梁,正是在于如何对待它的老人和孩子。
\"我懂了。\"李云龙轻声说,\"谢谢老赵。\"
夜深了,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哨兵偶尔的脚步声和远处不知名鸟类的啼叫。李云龙躺在简陋的铺位上,却毫无睡意。今天的战斗、牺牲、抉择,一幕幕在脑海中闪回。
山本特工队、日军大扫荡、即将到来的更残酷战斗...前路艰险,但他已不再畏惧。那个只会抱怨的愤青程铁柱正在死去,取而代之的是八路军团长李云龙——一个真正为这片土地和人民而战的军人。
窗外,一弯新月爬上树梢。明天,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