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抢到山上当押寨夫人,可好?(1 / 2)

龙妙妙坐在后面一匹小马的背上,雀跃无比。

她手拿马鞭,咯咯笑着,\"驾!驾!”。

只是马儿缰绳没在她手上。

周得贵满脸带笑,小心翼翼的牵着缰绳前行。

前后还有几个家丁看着,随时准备上前保护。

龙妙妙全然不顾平日里大家闺秀的矜持,歪着脑袋冲龙镖头喊道:\"八叔,八叔,原来骑马比坐车有趣十倍!早知道该偷偷溜出来玩的!\"

话音未落,小马突然打了个响鼻,她身子往前一倾,却又在稳住身形后笑得直不起腰:

\"好险好险!再来再来!\"

清脆的笑声混着马蹄声,惊起路边柳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向天际。

原来,龙妙妙只在车内坐了半日,见周天成骑在马上,姿势很是熟练,当即玩心大动。

她一口一个“八叔”“八叔”叫着,硬是要下车来骑马。

吓得车内的小翠脸色雪白,又不敢阻止她。

龙镖头犟不过她,只能约定,只准在大道上骑,只能骑上半日,只能骑性格温顺的小马,前后还得有人保护。

龙妙妙当然连声答应,她平日里也在大院里偷骑过好几次呢。

这么多人保护龙妙妙,周天成正好向龙镖头请教东齐国的一些情形。

他穿越之后,龙家大院的管事工作未出差错,但对整个东齐国,却了解甚少。

否则昨日归家,不会对沿途的贫困情况大为吃惊,再与前世安定富足的生活相比,更感到不可思议。

龙镖头行走江湖多年,无论朝廷策略走向,还是社会底层生活风俗,都有所了解。

周天成又善于提问、对答,二人倒是聊得投机。

原来,东齐国有500多万人口,政府机制和大唐初期颇为相同,实行的是二省六部制。

只比大唐初期三省六部少了一个部门,门下省。

二省分别为中书省、尚书省。

中书省实行决策,长官分设左、右中书令,下面就是侍郎职位。

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为尚书令,其下再设六部。

这六部,就是大家熟知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职能都很明确,吏部管官员任免,户部管土地财政,礼部管教育外交,兵部管军政事务,刑部管刑罚律政。

各部的权力职位设置,依次就是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层级了。

周天成听到这里,心中暗想,龙家的龙则成三爷,能做到刑部郎中,进入真正准高官一流了。

接下来就是为皇家服务,以及各职能交叉的部门,统称为五寺四监。

五寺里,宗正寺管理皇族事务,太常寺管理礼乐祭祀,大理寺负责百官审判,太仆寺负责全国马政,司农寺负责农林渔牧。

四监中,国子监负责教学取士,将作监承担百工诸匠职能。军器监主要负责军事上的兵器装备,交通监负责水路、陆路交通。

这五寺四监,比大唐时期的九寺五监少了很多部门,当然,二国的人口也不在一个量级上。

仅大唐初期,人口足有1200万人呢。

周天成学过历史,追过很多历史剧,龙镖头一提这些职位设置、权力范围便知其来由。

其实龙镖头也只粗略知道有这些部门,但功能职能如何细分,反而是周天成随口道出,再一一印证。

这让龙镖头暗暗吃惊。

周管事虽然年轻,见识不简单。

难怪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除了这些中央权力机构,地方行政组织架构主要是州、县、乡三级管理体制了。

州(府)制里,最高行政长官为刺史,分设司马,长史,别驾,判司,参军,对接尚书省的六部。

县制里,最高行政长官为县令,设有县丞,主簿,县尉,都是协助县令工作。

乡(镇)制里,是按“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来管理,最高行政长官为乡(镇)长,里正一职,由县令简选任用。

周天成听明白了,放到现代,就是省、县、乡这个概念了。

在这个时代,没有地级市也很正常。

也没有提到,他印象中最深的节度使这个职位。

后世专家引经据典,说是节度使的出现,是大唐灭亡的根本原因。

“这些设置多是文官体系,那么武官体系,比如军队,又是如何设置的呢?”

龙镖头更为讶异,周天成话语很简洁,一语道破了东齐国二大治理体系。

普通人哪能知道这些?而且文官体系、武官体系这话,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