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r daughter...\"他用蹩脚的英语说道。
上校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后闭上了眼睛,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
这次突袭虽然成功,但也暴露了特战队的位置。李云龙决定立即转移,向主力部队靠拢。行军途中,他们不断遭遇美军巡逻队,小规模交火时有发生。弹药越来越少,干粮也快见底了。
最困难的是伤员问题。没有药品,没有担架,重伤员只能靠战友背着走。一个腿部中弹的战士为了不拖累大家,趁人不注意,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追击的美军同归于尽...
第五天黄昏,他们终于与志愿军主力先头部队汇合。当看到熟悉的红旗时,许多战士忍不住哭出了声。李云龙却顾不上休息,立即向指挥部汇报情况。
\"美军火力确实凶猛,但战术死板。\"他指着地图说,\"他们太依赖道路,山地行动迟缓。夜间警戒松懈,尤其怕近战...\"
正说着,空中突然传来刺耳的呼啸声!
\"空袭!隐蔽!\"
李云龙刚扑倒在地,炸弹就在不远处炸开。气浪掀起的泥土像雨点般砸下来,弹片呼啸着从头顶飞过。等爆炸声平息,他抖落身上的泥土,发现指挥部已被夷为平地...
\"老赵!参谋长!\"李云龙发疯似的在废墟中翻找,双手被瓦砾割得鲜血淋漓。
终于,他在一根横梁下找到了奄奄一息的赵刚。一块弹片击中了腹部,鲜血已经浸透了棉衣。
\"老李...\"赵刚艰难地开口,\"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你说...当兵吃粮...\"
李云龙紧紧握住他的手:\"别说话,医护兵马上就到!\"
\"听我说完...\"赵刚的声音越来越弱,\"你变了...不再是那个...只知厮杀的愣头青了...带好...部队...\"
他的手突然垂下,眼镜滑落在血迹斑斑的雪地上。
李云龙轻轻合上战友的眼睛,捡起那副破碎的眼镜,放进贴胸的口袋。远处,美军的炮火又开始轰鸣,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集合部队!\"李云龙站起身,声音冷得像冰,\"今晚,我们要给美国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夜色掩护下,一支由特战队员和志愿军精锐组成的突击队悄然出发。每个人都只带轻武器和两枚手榴弹,嘴里衔着木棍防止出声。李云龙走在最前面,手中的冲锋枪已经上膛,腰间别着那把沾过无数敌人鲜血的军刀。
这一次,没有佯攻,没有迂回,只有最直接、最残酷的正面突袭。他们要攻击的是美军一个重炮阵地,那里正对着我军主力集结区域。
\"记住,\"李云龙在发起冲锋前最后一次叮嘱,\"先杀军官,再炸火炮,最后烧弹药。动作要快!\"
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战斗打响了。数百名志愿军战士如同猛虎下山,呐喊着冲向敌阵。美军被这不要命的打法惊呆了,很多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刺刀捅穿。
李云龙一个翻滚躲过机枪扫射,抬手两枪撂倒了射手。他跃入战壕,军刀挥舞间,两个美军士兵捂着喉咙倒下。鲜血溅在雪地上,像盛开的红梅。
战斗演变成了残酷的近身肉搏。没有枪声,只有刺刀入肉的闷响和垂死的惨叫。一个高大的美军士兵抡着工兵铲向李云龙扑来,被他侧身闪过,反手一刀捅进心窝。
\"For Zhao!\"他在敌人耳边低吼。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阵地终于安静下来。十二门重炮被炸毁,弹药库燃起冲天大火。美军丢下两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而志愿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李云龙靠在一辆被击毁的吉普车上,慢慢包扎着手臂的伤口。战士们正在打扫战场,收集阵亡战友的遗物。一个满脸稚气的小战士捧着顶染血的军帽,哭得像个孩子。
\"别哭了。\"李云龙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记住他们的样子,等打胜了,好好活着。\"
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声——美军的增援到了。李云龙看了看所剩无几的弹药,果断下令撤退。
回营地的路上,他们经过一个小村庄。说是村庄,其实只剩几堵残垣断壁。一个朝鲜老太太从废墟中爬出来,颤巍巍地递过个破铁罐,里面是几颗冻土豆。
\"吃...吃...\"老人用生硬的中文说,眼里含着泪。
李云龙摇摇头,从自己的干粮袋里掏出最后一块饼干,塞到老人手里。队伍默默走过村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口粮留给了幸存的百姓。
当夜,总部传来嘉奖令,表彰特战队在长津湖战役中的突出贡献。但李云龙只是把命令书放在赵刚的遗物旁,独自走出帐篷。
雪停了,夜空格外清澈。北极星在头顶闪烁,就像那些牺牲战友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这片被鲜血浸染的土地。
明天,新的战斗又将开始。但此刻,就让他暂时卸下重担,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吧。毕竟,在这条充满鲜血与牺牲的道路上,他和他的战友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