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捧着一个木盒走到张诚面前,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尊小巧的蒸汽模型。齿轮缓缓转动,微型叶轮喷出白雾,引得明军甲士们纷纷侧目。“这是尚方院最新研制的蒸汽机雏形。”陈友解释道,“若用于战船,三日便可从天津卫直达草原。”
张诚的脸色变得凝重。他虽不懂这些奇巧淫技,但也明白其中的威力。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明军斥候翻身下马,直奔王帐:“大人!兀良哈的商队已抵达丰峪口,随行的佛郎机工匠正在组装火炮!”
也先与张诚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警惕。阿依娜见状,上前一步:“父亲,张大人,如今兀良哈与佛郎机勾结,对大明和瓦剌都是威胁。若我们此刻结盟,既可铲除心腹大患,又能互通有无......”
“住口!”张诚突然喝道,“我大明与瓦剌仇深似海,岂是一纸盟约就能化解的?当年土木堡之耻,我等岂能忘怀!”
帐内气氛瞬间凝固。也先的手按在刀柄上,青筋暴起。陈友急忙上前打圆场:“张大人,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大明,需要草原的马匹和皮毛;而瓦剌,也需要大明的铁器和工匠。况且......”他压低声音,“徐阁老想必也希望能有个喘息之机,整顿军备。”
张诚沉默良久。他想起临行前徐有贞的密信,信中字字句句都在暗示朝廷对这场盟约的默许。可作为一名武将,他实在难以接受与仇敌握手言和。
“这样吧。”也先打破僵局,“我们先各派五百骑兵,共同探查兀良哈的虚实。若他们真有不轨之心,再谈结盟也不迟。”
张诚权衡再三,终于点头:“好,但我要陈友随我同行。”他看向陈友,眼中带着审视,“我倒要看看,你这些年究竟学了多少本事。”
当天午后,一支由明军和瓦剌骑兵组成的混合部队,朝着丰峪口疾驰而去。阿依娜站在高坡上,望着远去的队伍,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场看似简单的探查,实则是决定草原与中原未来走向的关键一步。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徐有贞站在文华殿前,望着漫天飞舞的柳絮,手中的密报被汗水浸湿。“荧惑守心,主天下将乱......”他喃喃自语,“可这乱世,或许正是变革的契机。”
夜幕降临时,丰峪口外的山谷中,明军与瓦剌骑兵悄然扎营。陈友望着星空,心中默默祈祷。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暗处悄然酝酿。而他,作为这场博弈中的关键棋子,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