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八百里加急之皇上陈友密报说,瓦剌等部落卷土重来(2 / 2)

于谦恳请道:“皇上,当务之急是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运粮军,星夜赶赴京城。同时,加固城墙、筹备火器,再派细作去草原打探虚实。” 朱祁钰沉思良久,缓缓点头:“就依于爱卿所言,你总领京城防务,朕盼你再创奇迹。”

也先的大帐里,阿依娜还跪着哭求。 她听闻明军异动,猜到是陈友送出了情报,既盼着父亲退兵,又怕陈友因此遭遇不测。

也先看着女儿哭花的脸,手中的松石弯刀握了又松。

帐外,各部族首领却在撺掇:“大汗,明军这是心虚!咱们趁他们慌乱,杀过去,定能再破北京!”

“对!上次土木堡大胜,和不久前的一场战斗都是我们胜。可这次也让大明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

也先望向帐外茫茫草原,想起祖辈征战的荣光,想起明军此前的狼狈,心一横,踢开案几上的羊皮地图:“出兵!辰时三刻,各部随本汗进军!” 阿依娜瘫坐在地,泪水打湿了绣着并蒂莲的裙摆——那是她给陈友绣的定情信物,如今却要伴着战争的血腥。

草原上,战马开始嘶鸣,弯刀擦得雪亮。也先跨上战马,回头看了眼哭到脱力的女儿,狠下心扬鞭而去。他不知道的是,陈友拼着命送出的情报,已让明军有了准备,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在三方的纠葛中,再次逼近。

北京城里,于谦昼夜不休。他奔走在城墙修缮现场,看着民夫们搬砖运石,士兵们演练火器;又调拨粮草,安置从边关撤来的百姓。而陈友,在嘉峪关的营帐中悠悠转醒,听闻情报已送抵京城,嘴角露出一丝笑,却又因牵动伤口,疼得闷哼。小石头守在床边,哭着说:“陈大哥,你总算醒了!京城那边有回信了,说会提防也先。” 陈友喘着气,问:“阿依娜…… 她还好吗?” 小石头摇头,陈友闭眼,两行泪无声滑下。

草原深处,也先的大军如黑色洪流,向着大明边境涌来。阿依娜被留在后方,她偷偷藏起一匹马,决心去寻陈友——哪怕能看一眼,死也甘心。而北京的朝堂,又开始了新一轮争吵,和谈派仍不死心,说 “大兵压境,和谈方能保百姓”,主战派拍案怒骂,双方剑拔弩张。

当也先的前锋部队接近宣府时,明军的烽火台燃起狼烟。于谦站在德胜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烟尘,缓缓抽出腰间佩剑。陈友在嘉峪关,强撑着身子,要回那半张羊皮地图,说 “或许还有用”。阿依娜骑着马,在草原与边关的夹缝中,朝着未知奔去……

这一场因陈友情报引发的风云,正以雷霆之势,裹挟着所有人的命运,冲向那个未知的结局。朝堂的争执、边关的坚守、草原的征伐、恋人的牵挂,拧成一股绳,在历史的坐标轴上,即将勒出深深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