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恍然大悟,对脱欢的谋略深感佩服。
另一边,在大明朝堂之上,关于战与和的争论仍在继续。朱祁钰看着下方争吵不休的大臣们,眉头越皱越紧,心中烦躁不已。他既担心贸然出兵会引发更大的战乱,又害怕不出兵会被天下人耻笑,损了大明的威严。
“陛下,于谦此人居心叵测,万不可信!”张伦仍在不依不饶地弹劾,“他拖延战事,分明是在为瓦剌争取时间。若陛下再不决断,恐怕悔之晚矣!”
于谦挺身而出,神色坚定:“陛下,臣对天发誓,绝无二心。如今局势复杂,我们必须谨慎行事。若陛下愿意,臣愿亲自前往瓦剌,查明真相,化解这场危机。”
朱祁钰看着于谦,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上殿:“陛下,边关急报!瓦剌军队似乎有集结的迹象。”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朱祁钰身上。朱祁钰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众卿家,先退下吧。此事容朕再做考虑。”
退朝后,于谦回到家中,心事重重。他深知,此时的局势如同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他的家人见他愁眉不展,纷纷上前询问。于谦强颜欢笑,安慰家人:“无妨,只是朝堂之事有些棘手,待我解决了,便无大碍。”
深夜,于谦独自一人在书房中,对着地图苦苦思索。突然,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于谦警觉地起身,打开窗户,却只看到一片黑暗。他心中疑惑,莫非是自己多心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暗处,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这双眼睛的主人,正是脱欢派来的密探,他们要时刻关注于谦的动向,以便脱欢能更好地掌控局势。
与此同时,在瓦剌的营地里,也先得知大明朝堂上的纷争后,哈哈大笑:“没想到,脱欢那家伙还真有两下子。看来,大明内部已然乱成一团。传令下去,各部加紧操练,随时准备应对大明的军队。不过,在我没有下令之前,谁也不准擅自行动。我倒要看看,于谦能耍出什么花样!”
夜色渐深,大明、鞑靼、瓦剌三方,各怀心思,暗流涌动。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于谦,将如何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为大明寻得一线生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