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面造红黄旗写赵,在三更天起义。(1 / 2)

狱影筹谋·暗旗破晓

天牢深处,霉味与铁锈气息交织。赵岩倚靠着渗出水珠的石墙,铁链在他腕间拖出冷硬的声响。

狱卒们换岗时的交谈声顺着甬道传来,他却恍若未闻,目光死死盯着头顶那方仅容月光漏入的小窗,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三更的梆子声,很快就要响了。

潮湿的地面上,几只老鼠窸窸窣窣地啃食着残渣,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赵岩数着自己的呼吸,一下,两下,每一次都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倒计时。

“赵大人,该用饭了。”狱卒粗鲁地将木碗推进铁栏。这人是三个月前赵岩安插进来的死士,此刻递碗的指尖微微颤动,借着木碗碰撞的声响,一枚薄如蝉翼的纸条悄然滑入赵岩掌心。赵岩的手指微微收紧,如同抓住了一线生机。

赵岩用袖口遮掩,借着昏暗的火把余光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蜀中已备,红黄旗妥。”他摩挲着纸条边缘的暗纹,这是与四川党羽约定的特殊记号——当西北边境的瓦剌与鞑靼吸引住朝廷大部分兵力时,蜀地的私军便要扛起绣着“赵”字的红黄大旗,在三更天发动起义。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又迅速恢复平静。

狱卒假意催促:“快些吃,莫要磨叽!”实则是提醒赵岩抓紧时间销毁证据。赵岩将纸条塞进嘴里,混着冷硬的窝头咽下,喉咙里泛起苦涩的铁锈味。他突然重重咳嗽,将碗狠狠砸向墙壁,碎片飞溅间,他冲着狱卒怒吼:“去告诉皇上,我赵岩就算死,也不是弑君逆贼!”

这番动静引来巡夜的侍卫,狱卒连忙赔笑:“大人息怒,这反贼发了疯,小人这就收拾。”侍卫们骂骂咧咧地离开后,赵岩瘫坐在地,眼中却燃起炽热的光。他清楚,这场戏不仅能掩盖密信传递,更能让朝廷放松对天牢的警惕——谁会相信,一个“疯癫”的阶下囚,还能掀起惊涛骇浪?

与此同时,京城郊外的一处破庙里,赵岩的心腹刘三正在清点刚运到的红黄绸布。

这些绸缎是用商船从江南运来,表面伪装成进贡的贡品,实则藏在夹层之中。破庙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十几名绣娘戴着镣铐,在烛光下飞针走线,她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恐惧。“赵”字的最后一笔金线刺破指尖,血珠滴在黄绸上,宛如一朵妖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