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成为王老的亲传弟子还是记名弟子,这对张建设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选择。只是...
如果答应下来,他欠下的这份人情可不小啊!
“王老!宁兄所说可是属实?”
张建设语气略显动容地问。
“为了像你这样的后辈,你竟如此用心,连自己的名誉都肯牺牲,为我护航。”
“值得!绝对值得!”
值得吗?
王老几乎没有思索,便坚定地点点头。
“你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青年,能收你为徒,是我的荣幸。”
“我已经年迈,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我们这些前辈能够为像你这样的人才保驾护航,已经十分满足。”
听到王老的话,张建设心中充满敬意。
这才是真正的无私!
“那么,现在,你愿意拜在我门下,成为我的弟子吗?”
王老满怀期待地问道。
话已至此,张建设明白已无退路。
他站起身,恭敬地向王老鞠躬行礼。
“师父,愿拜您为师。”
张建设拜师之事就此确定。
王老兴奋不已,连说了三个“好”。
而李老也第一时间送上诚挚的祝福。
不过,拜师仪式还未完成。
在京城,拜师有许多规矩。
不仅需设拜师酒,还需多位有身份者见证拜师礼。
经过一系列传统流程,张建设才算正式入门。
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场传统婚礼。
届时,王老还将公开宣布此事,告知医学界。
诸如此类,一时难以详述。
张建设先向王老磕了头,敬了拜师茶。
自此可称王老为师。
其余仪式、拜师酒等,日后自有人安排。
时光飞逝,众人正热议拜师事宜时,
李老办公桌上座钟突然响了三声。
下午三点已到。
“时候到了!”
李老瞥了一眼手表,随即站起身来,对王老和张建设说道:“剩余的事情改天再说吧,老人家的麻醉快醒了,咱们还是到病房守着吧。”
老人家的病房是安静的单人房,虽比普通病房干净些,设备也更齐全,但并无特别之处,与寻常病房无异。谁能想到,经历过生死大手术的他,竟只住在这普通的房间?当初安排病房时,有人提议按老人家身份安排更舒适的病房,却被王秘书婉拒。经过与李老等人的详细讨论,最终选择了这里。据王秘书说,这是老人家一贯的习惯——勤俭朴实,只要治疗顺利即可,从不搞特殊化。
张建设听后,对老人家愈发钦佩。这才是真正的脊梁人物啊!即便有权有势,本该享受优待,他也始终坚守初心。
郭嘉因有这样的英雄前辈负重前行,才能不断发展,人们也才有今天安定美好的生活。
王秘书此时正守在病房内,看到众人进来,立即起身打招呼。王老等人点头回应后,自然地走到病床旁,一人掐左腕,一人按右腕,默默为老人家诊脉,确认无异常后放心了些。
终于松了一口气,将悬在半空中的心缓缓放下。
“情况如何?”
王秘书带着几分担忧询问。
“情况不错,老人家恢复得很好,不会有后遗症。”王老笑着答道。
“那真是太好了!”王秘书闻言,真心实意地道谢。
“这次发病确实不是时候,正值新年期间,若有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虽然王秘书没有说完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