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居民都对他颇有好感,但也有些人对他越来越不满,比如贾家、易忠海一家以及刘海中等。
傻柱的日子很艰难。不仅被张建设逼得花光了妻子的积蓄,还被聋老太太用拐杖打折了右手。虽及时送医,但因缺钱差点保不住手臂。幸亏易忠海夫妇帮忙垫付了医药费才顺利完成手术。
如今,傻柱的右手裹着厚厚的石膏,整日待在家不敢出门。什么工作都不能做,连吃饭都要易大妈帮忙送上门,简直成了废人。
即使右手恢复了,他恐怕也不敢出门。偷窃被抓现行断了手,他哪还有脸见人!
现在,傻柱整天缩在家里,既不敢也不愿面对街坊。先前为了填补损失,他拼命接私活加班加点赚钱,但如今断了手又失了面子,根本无法继续工作,只能终日躺在床上发愣,为失去的财产叹息不已。
好在街坊们都还厚道,没人将他偷窃的事外传。否则即便手好了,他也别想再挣钱或成家了。
年关将近,四九城的规矩向来如此:谁家有人受伤或生病,街坊邻里都该去探望。即便傻柱因偷窃受伤,按理也该有人慰问。,自从他回来后,院中无人愿提及此事。别说探望,就连碰面也很少交谈。
原因有二:一是傻柱的行为确实令人齿冷;二是张建设最近在院里势头正旺,与傻柱交恶,众人自然不愿多事。此外,傻柱平日与邻里关系不佳,大家早已习惯疏远他。这些日子,他的家冷冷清清,毫无年味,只有易忠海夫妇偶尔送来些饭菜、闲话家常。
最让傻柱寒心的是,曾经关系尚好的贾家如今也避之不及。贾张氏母子见到他,眼中满是厌恶。秦淮茹更是早被警告,靠近傻柱便打断腿。至于棒梗,更是视他为仇人,若非当初被他挑拨,也不会在春节闹出那么大的乱子,自己还落下残疾。
傻柱的日子愈发艰难。直至初五,终于有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进了他的屋子。
“乖孙子,好些了吗?”
聋奶奶拄着拐棍,提着个小竹篮,步履蹒跚地进了傻柱的屋。
“奶奶,您咋来啦?”傻柱见聋奶奶进屋,有些惊讶,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语气却带着几分低落,少了以往的热情。
聋奶奶是何等人物?精明得像只老狐狸。一眼就看出傻柱心里有怨气,八成是对张建设不满,剩下的是对她不满。
想到这儿,聋奶奶心里叹了口气。这傻柱啊,果然没辜负“傻”这个字。自己的苦心,他竟一点没察觉,反倒怪上自己了。幸好自己多留了个心眼,不然时间久了,怕是要结仇了。
聋奶奶没直接开口,颤巍巍走到桌边,从篮子里拿出一只大碗,笑呵呵地说:“今天让易大妈帮我跑供销社,买了两根大骨头,特意熬了浓汤。这是治伤筋动骨的最好东西,趁热喝,身子能快点好。”
其实聋奶奶心里对傻柱挺愧疚的,一直当他是亲孙子。虽然这次胳膊是他自己断的,可聋奶奶心里也不好受。于是特意买了肉骨给他补身体。
这年月,猪肉金贵得很,肥肉才有人买,这骨头又沉又没肉,价格还一样高,一般人舍不得买。平时聋奶奶过日子抠门得很,粮票都省着用,还偷偷攒钱。如今为了给傻柱炖汤花这钱,已经很大方了。
想起易忠海被张建设气得吐血,年初一卧床一天的事,聋奶奶更觉得心疼。
聋老太太平日省吃俭用,竟也想着拿些东西去看望谁。
也只有傻柱这个孙子,能让她如此挂心!
“老祖宗,您这是干啥呢?”
傻柱见到聋老太太端出的大骨头汤,也吃了一惊。
哪里还顾得上计较,惊讶地说:“您年纪大了,我们孝敬您是理所当然,哪有让您破费的道理?这不是折我的寿吗?”
“让你喝就喝,快把伤养好要紧!”
聋老太太叹了口气感慨道。
“老祖宗,我对不住您啊,伤了您的胳膊……您伤好了,我心里也能踏实些。”
“呃……老祖宗,您别这么说……”
听到聋老太太满是愧意的话,傻柱单手接汤匙的动作停了一下,脸色也变得复杂起来,语气不太自然。
“先喝汤吧,凉了不好喝……咱们好好聊聊。”
老太太拉他坐下,递给他汤匙,看着他心不在焉地喝汤,叹了口气说道:
“傻柱子,我知道你嘴上不说,心里一直埋怨我,怪我不顾面子,在众人面前打断了你的胳膊,是不是?”
“哪有……”
傻柱下意识反驳,但聋老太太摆摆手。
“不用解释,看着你长大,你心里想什么瞒不过我。”
老太太有些感慨:“你倔脾气,有心事总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