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低声议论着,幸好卫生所内没几个女性。否则看到张建设这般英俊又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怕是要集体陷入迷恋。
张建设对此表现得十分平静,随意检查了一下证书便收入兜中。现在,他也算是一名正式持证人了。
领取完证书后,张建设本想去找昨日的三位老人致谢,但得知他们不在卫生所。这倒也在情理之中,以他们的能力与地位,即便超出退休年龄,依然是各大医院的珍宝级人物。帮忙主持考试或指导晚辈已是难得,怎会久留此处?
“改日若有机会见到他们,再当面道谢吧。”张建设轻轻摇头。
随后他返回四合院取回了王主任前日送来的篮子,径直走向居委会。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求职大多依赖自身能力应聘,但也有很多是由居委会统筹安排工作的。作为烈士遗孤,张建设的工作更是由街道统一优先考虑。这一点,王主任早已有过说明。因此,拜访时自当带些礼物,方显诚意。
途经百货商店时,张建设特意进去买了两斤花生。数量虽少,仅值一块钱,却并非因为他吝啬。
若他提着大堆罐头、糖果或麦乳精去拜访王主任,不仅不会得到欢心,反而可能招来责备甚至严厉批评。那不是送礼,而是贿赂,必将面临警告和处分。
带两斤花生既不过分昂贵,也不显得寒酸,恰到好处地兼顾了体面与分寸。
很快,张建设来到街道居委会。进门便见到王主任戴着红袖章坐在桌前审阅文件。
“王主任!”
张建设轻声打招呼。王主任抬头,看到是他,脸上浮现出惊讶之色,随即笑着起身。
“呀,张建设,你怎么来了?快请坐,我去倒水。”
王主任热情地请他入座,并递上一杯热水。作为烈士遗属,张建设一直是居委会的重点关照对象,王主任自然对他格外客气。
“王主任,这是我上次落在您家的篮子,现在归还给您。”
张建设将篮子递过去,又打开一个纸包。
“刚才路过百货商店,看到新炒的花生出售,想着给大家尝尝鲜,就带了些回来。”
“哎呀,小凡你这是何必!”
王主任惊诧地想把花生推回去,“我们怎么好意思收你的东西?拿回去给妹妹吃吧。”
“不用不用,这点东西不算什么!”
张建设态度诚恳地说,“家里出事后多亏街道同事帮忙,这点心意你们要是不收,我心里反倒不安。”
“你这孩子,话怎么这么说……”
两人推辞一番后,见张建设真心诚意,王主任笑着答应替大家分了这包花生。
张建设的形象也因此在她心中再添几分好感:知恩图报,懂礼数,能言善行。
这孩子确实很懂事,值得多加关照。
一包花生虽只值两块钱,却让街道办事处主任对张建设好感倍增,觉得这份心意太划算了。
寒暄几句后,张建设才道出此行目的:“王主任,我来是想请您帮忙。我已满十七岁,过年就十八了,该参加工作为社会贡献力量。但家里情况您也知道,小妹妹还小,离不开我。所以想请您帮忙找份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
张建设的话合情合理,王主任连连点头。不说小妹妹年幼需人照料,仅凭他们是烈士家属这一点,街道办就该尽力满足他的请求。
“小建设,你的要求我们会认真考虑。”王主任说着,从柜中取出一份文件,“其实你的工作问题,我早就在留意了。不过……”
他叹了口气,翻开文件,上面罗列了许多单位和岗位,大部分被黑笔划掉,表示已被占用,剩下的是尚未分配的职位。其中有几个用红笔标出,显见是热门岗位,通常会优先考虑像张建设这样有特殊贡献的家庭或个人,也可能存在内部照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