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开始标志与背景(1 / 2)

抗美援朝:命运抉择下的立国之战

1950年的东亚局势,恰似一场即将失控的暴风雨。朝鲜半岛自二战结束后,便被美苏以三八线为界一分为二。南方成立大韩民国,北方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个政权都怀揣着统一半岛的强烈愿望,边境摩擦从未间断。

1950年6月25日清晨,三八线附近突然传来密集的枪炮声,朝鲜战争全面爆发。朝鲜人民军凭借前期精心的战略部署,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仅三天就攻克汉城,一路势如破竹。韩国军队在猝不及防下节节败退,战线迅速南移。然而,这场原本看似单纯的半岛内战,很快因美国的介入而彻底改变性质。

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阵营扩张的战略目的,迅速做出军事干预决定。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6月27日公然宣布:“命令美国空海部队给予韩国政府部队以掩护及支持”,并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紧接着,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建由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交由麦克阿瑟指挥,浩浩荡荡开赴朝鲜战场。

随着美军仁川登陆,战局发生根本性逆转。1950年9月15日凌晨,美军趁着涨潮,在仁川实施了一场堪称经典的两栖登陆作战。朝鲜人民军因主力南调,后方防守空虚,被美军打得措手不及。此后,“联合国军”一路北进,于10月1日越过三八线,并不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逼近。美军战机频繁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辑安(今集安)、安东(今丹东)等地,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鸭绿江边燃起的战火,让新中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在这危急关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紧急致信毛泽东主席,言辞恳切地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信中写道:“我们坚信,在我们反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正义斗争中,我们一定会得到中国人民及其政府的援助。”这封信,如同重锤一般敲击着中国领导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