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程启幕 。(1 / 2)

新程启幕

时光匆匆,转眼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桃花村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到建设的浪潮之中。陈宇凭借着在部队中锻炼出的组织能力和坚毅性格,被乡亲们推选为村长,带领大家一同为美好生活拼搏奋斗。

此时的陈宇,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他的眼神却更加沉稳而明亮。他深知,建设家乡的任务并不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轻松。

一天清晨,陈宇召集村里的青壮年在村头集合,准备商讨农田水利建设的事宜。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咱这地,要是能把水渠修好,庄稼肯定能长得更好。”一个老农皱着眉头说道。陈宇点点头,目光坚定:“没错,修水渠是眼下的大事,可这也不是个小工程,得大家齐心协力才行。”

就在这时,村里的年轻人赵强站了出来,他在外面闯荡过几年,见识比一般人广些。“村长,我听说外面都开始用新的农具了,咱能不能也弄点回来,提高提高生产效率?”陈宇听了,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咱不光要修水渠,还得想办法引进新东西,让咱村的生产跟上国家的步子。”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最终确定了先修水渠,同时派人去打听新农具消息的计划。陈宇迅速分工,安排有经验的老农负责带领大家规划水渠路线,让赵强去联系外界购置农具。

在修水渠的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一开始,大家对如何规划水渠走向意见不一,有的说要顺着地势,有的说要靠近农田中心。陈宇没有着急做决定,而是带着几个有经验的人,拿着工具,沿着村子周边的田地,一遍又一遍地测量、查看。几天下来,陈宇的鞋子磨破了,手上也满是水泡,但他毫不在意。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大家确定了一条既能保证水源充足,又能最大程度覆盖农田的水渠路线。

然而,资金短缺又成了新的难题。修水渠需要购买材料,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陈宇看着村里微薄的积蓄,愁得几天都没睡好觉。他思来想去,决定向上级政府求助。他带着村里的规划图纸和详细报告,徒步几十里路来到镇政府。镇政府的领导听了陈宇的汇报,被桃花村村民们的干劲所打动,决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调配了一些物资。

拿到资金和物资后,陈宇干劲更足了。他和乡亲们一起,挖土、搬石头、砌墙,每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陈宇更是身先士卒,哪里最累、最脏,他就出现在哪里。在他的带领下,水渠工程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