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收购利丰(1 / 2)

一周后,利丰集团总部,李铭山被押上警车的画面被各大媒体循环播放。

随着税务罚款、法人入监,利丰集团的办公大楼仿佛被抽走了灵魂。电梯间堆积着未处理的快递单,茶水间的咖啡机早已停止轰鸣,曾经熙熙攘攘的工位如今十室九空,只剩下保洁阿姨无声清扫着满地文件。股价如同坠落的流星,在第三个交易日直接触发熔断机制,交易被迫中止。

供应商堵在公司前台要求退货退款的队伍越排越长,临时选举出的法人代表,望着窗外还我血汗钱的横幅在微风中翻卷,终于在破产申请文件上签下了名字。

利丰集团宣告破产的消息一经传出,商界哗然,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企业瞬间沦为待价而沽的资产集合。

陆鸣野迅速组建了一支由财务专家、法律顾问和行业精英组成的尽职调查团队。在医院病房的客厅内,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严肃,投影仪在墙上投射出利丰集团的资产负债表、核心业务架构图,数据密密麻麻铺满整个墙面。

团队对利丰展开地毯式调查。他们仔细核查每一份合同,深入分析每一笔债务,评估利丰旗下的资产价值,从核心技术专利到遍布各地的仓库,从品牌价值到客户资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同时,法务团队也全面梳理利丰涉及的法律纠纷,包括潜在的诉讼风险和合同违约隐患。

三天后,陆鸣野与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收购方案。在价格方面,参考利丰当前的资产状况和市场预期,给出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报价。

接下来,便是与利丰的破产管理人进行艰难的谈判。破产管理人代表着债权人的利益,对收购方案极为谨慎。

陆淮远亲自出马,带着团队准备充分的资料,与管理人展开多轮磋商。

他详细阐述陆氏集团收购后的发展规划,承诺会妥善处理部分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合理权益,还提出会优先安置利丰部分关键岗位的员工,以减少社会影响。

经过数天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就收购价格、资产交割方式、债务承接比例等关键条款达成一致。

陆氏集团的官方账号悄然发布了一条动态:收购利丰,为英雄发声!陆氏集团承诺,利丰50%利润作为牺牲军人家属安置基金。

这条动态瞬间引爆网络,无数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陆氏这是要逆天吗?”

一位财经博主率先发声,“利丰集团破产本是商界震动,没想到陆氏不仅接下这个烂摊子,还承诺50%的利润作为牺牲军人家属安置基金,陆氏这一步棋走得够大胆!”

此评论迅速收获上千点赞,引发众多财经爱好者的深入探讨。

“期待全新利丰的蜕变!”

一位曾在利丰工作过的员工匿名留言,“在利丰倒闭前,我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看着公司从辉煌走向衰败,满心都是无奈和不甘。

如今陆氏的收购,让我又燃起了希望。真希望能有机会重新回到这里,见证它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