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这几首诗被她背得滚瓜烂熟,她如今心中也有了不少底气。
不过,她手中这几首诗格局非常大,涉及家国和天下百姓,她却全然不知。
也丝毫没有察觉,这样的诗词怎会是待字闺中的女子所作。
她在雍州时,读书念字就不上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礼仪也学得虚浮,如今遇到这样的场合也只能死记硬背。
苏玉衡便是知道她的底细,故意让她入局。
“锦书,你这是看什么?”身旁的柳氏见她盯着一张纸条,好奇问道。
柳锦书连忙将纸条收进袖口,抬眸看向柳氏,眼神刻意闪躲。
“没……没什么。”
“母……姑母,这几位大家闺秀比试完是不是就该我上台?”
柳氏点了点头,说道:“恩,待会你上台时尽量端庄些。礼仪仪态这些可清楚了?”
柳锦书紧抿着唇,她这几日都模仿苏玉衡,哪用心学礼仪。
可碍于面子,她还是道:“姑母放心吧,基本礼仪我都会。”
“那就好,可千万别在台上出丑。”
柳氏说完,校验台上再次传来一阵鼓声。
震天鼓声响彻众人耳朵,没多久鼓声停了。
一位太监走上校验台,拿起手中的册子扫视片刻后,随即宣布此次进行比试的人选。
柳锦书坐在台下,听到自己的名字的那一刹那,骤然起身,目光还似有若无的落在男座席上。
她在男座席上寻了许久,才发现齐王早就离开了,一时之间有些失落。
“锦书愣着干嘛,赶紧上去。”
“这春日宴一年一次,这一次我将你名字报上去,也是想让你来燕京见见世面,与燕京大家闺秀们打些交道,也不至于你还是那副小家子气。”
“锦书知道了。”柳锦书从位置上起来,整理了自己仪容后,便学着苏玉衡的样子迈着莲步往校验台上去。
她刚到达校验台时,台下便传来一阵窃窃私语的声音。
“我还以为是苏家四小姐呢,结果不是。”
“听说,好像是苏四小姐的表妹,怎么打扮得和苏四小姐那般相像?”
柳锦书站在台上,听到地下几个妇人们的谈论,唇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
她就是要模仿苏玉衡,如今这些人这般说,就证明她模仿到了精髓。
她正想着,那几个妇人的声音再度传入她耳朵里。
“东施效颦,这样貌和苏四小姐相差甚远,连她做的仪态动作看起来都如此别扭。”
一时之间,柳锦书只觉得耳根子发红,一股耻辱感涌上心头。
她强装镇定,看着与自己对立站着的几个大家闺秀。
那些闺秀看她的眼神,虽没有太过表现,可她清晰的能察觉到一丝嫌弃和嘲讽。
苏玉衡是燕京数一数二的美人,而她居然恬不知耻的模仿她。
此次比试没有题目,校验的考官只让她们写几句七言律诗。
柳锦书从苏玉衡诗集上撕下来的两页纸中,诗词约摸五首左右。
五言的,七言的,还包括词。
她不得不感叹她运气很好,居然把五首都背熟了,殊不知这一切的碰巧都是旁人精心设计。
不多会儿,几个身着粉衣的婢女端着笔墨纸砚走了过来,摆在她们面前的桌子上。
她们将笔墨纸砚在各比试的闺秀面前摆好后,那些闺秀随即提笔。
柳锦书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白色宣纸,随即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肝胆十年照铁衣,丹心热血未曾移。
但忧黎庶风霜苦,愿化春泥护稷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