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已经感动坏了(1 / 2)

:已经感动坏了

“陛下是要在大秦传扬儒学,以儒家圣学教化百姓吗?”</p>

淳于越何其激动,他们儒家坚定地选择扶苏,不就是因为扶苏认可儒家圣学吗?</p>

赵凌的手段,淳于越已经见识过了。</p>

始皇帝焚书坑儒,除了坑杀那些炼丹的方士,他其实一直都采取的依法家学说治理国家。</p>

《商君书》中,除了打压贵族权益,重农抑商,《农战》篇中更是明确地表示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为混乱的源头。</p>

他认为这十种空谈的事物一旦在国民中盛行,国君就无法指挥百姓防守,更无法指挥百姓作战。</p>

国家如果鼓励民间流行这十种事物,如果敌人来犯,国土就一定被侵占,即使敌人不来,国家也一定会贫穷。</p>

国家如果没有这十种事物,敌人就不敢来犯,即使敌人来了,也一定会被击退。</p>

始皇帝以法家为骨,以儒家作为外皮,只告诉民众,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以道家的权谋和策略来治理百官。</p>

这也是为何后世之人会说秦始皇用的是愚民/政策。</p>

嬴政以儒皮法骨道家心的思想理念统治大秦,所以儒家根本所学只会选择对皇帝、贵族、士大夫有利的言论传给民众,他根本就不可能真的传扬儒家学说。</p>

赵凌这个饼又大又圆,若纸质书籍真的能大规模推广,那就能让更多的人读书写字,儒家学说也能更好的传扬下去。</p>

从赵凌对论语的注释可以看得出,他是真的打算重用儒家。</p>

赵凌与淳于越四目相对,语气诚恳,认真无比地说道:“朕以为,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百姓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若天下百姓都深谙礼义廉耻,天下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罪犯,百姓的生活也会跟着好起来。”</p>

“彩!”</p>

淳于越已经热泪盈眶,手捧《论语》跪在那里,已经彻底站不起来了。</p>

“陛下仁德,淳于越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蒙武端着茶盅,彻底无言以对。</p>

他脖子僵硬地望着赵凌。</p>

完了!</p>

彻底完了!</p>

始皇帝若是听到赵凌这番言论,别说假死了,就算真的还活着,估计都会被气得直接蹦起来。</p>

始皇帝为何迟迟不肯立后立储君?</p>

扶苏才德兼备,却依旧令始皇帝感到不满意,不就是因为扶苏信奉儒家那一套吗?</p>

原本以为二公子有所不同,甚至觉得他是个杀伐果断,跟始皇帝政见相同的继承人。</p>

这下好了,他都给《论语》批注了。</p>

淳于越看了一眼他批注的《论语》,竟然直接感动成这副模样。</p>

更直接扬言要用儒家学说教化百姓。</p>

始皇帝执行了这么久的商君之法,岂不又要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