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实在不易(1 / 2)

“那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小莲追问道。

朱筱沉吟片刻,然后微笑着回答道:“最重要的是心怀善念,用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

李爷爷和小莲听着朱筱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困难的时刻,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善良的僧人,让他们感到了一丝慰藉和希望。

朱筱,字子桓,年方十八,眉目清秀,才思敏捷,是江南望族朱家的嫡长子。他自幼聪颖过人,六岁熟读《四书五经》,十岁便能诗善文,被誉为“神童”。朱家虽非权贵,却家风严谨,极重教养。朱筱的父亲朱有德是前朝进士,母亲陈氏亦是名门之后,夫妻二人对朱筱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光耀门楣。

这一天,书院内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朱筱坐在书院的长廊下,面前是一卷摊开的《春秋左传》。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整个书院都弥漫在他浓浓的书香气息中。忽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朱筱抬头一看,见是书院的掌事夫子李文昌。

“子桓,夫子有请。”李文昌面带微笑,目光中透出几分欣赏。

“弟子这就去。”朱筱迅速收起书卷,恭敬地跟在李文昌身后,朝书院的讲堂走去。

讲堂内,书院山长叶德辉端坐在书案后,面色严肃。他是明朝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年近花甲,却精神矍铄。叶德辉见朱筱进来,微微颔首,示意他坐下。

“子桓,近来学业如何?”叶德辉开门见山,目光中透着慈祥。

“回山长,学生一切安好,学业尚算进展顺利。”朱筱恭敬地回答。

叶德辉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望着朱筱,似乎有些犹豫。片刻后,他沉声道:“子桓,你可听说过京城近来的变故?”

朱筱愣了一下,心中一紧。虽然他身在书院,但家族间的往来信函,让他对朝中大事有所耳闻。最近,京城风云变幻,皇帝体弱多病,朝政大权落入权臣之手,国势愈发衰微。

“学生有所耳闻,但不知详情。”朱筱谨慎地回答。

叶德辉叹了口气,神情中带着几分忧虑。“皇帝陛下年事已高,朝中权臣各自为政,内忧外患,民生凋敝。近日,有传言说,皇上欲立新太子,这一决定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朱筱听罢,心中震动。新立太子,这可是关系到国本的大事,若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一场权力的争斗。

“山长,这与学生何干?”朱筱虽有疑问,但心中已隐约感觉到事情的不寻常。

叶德辉沉吟片刻,低声道:“子桓,你乃我书院最出色的学生,若朝中局势不稳,江南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为师本不愿你卷入这纷争之中,但事到如今,你或许是我书院乃至江南的希望。”